返回第十章 杨怀、高沛(第1/3页)  带着游戏系统闯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空泛着蒙蒙细雨,滴滴雨露宛如根根透明细线直落于土地上,滋养了花草树木,也带给了大地无限生机。

    宽敞的官道上,几道身影骑着快马,冒着细雨,向着不远处的城池奔驰而去。

    “终于到了!”

    俊马在城门前放慢了脚步,刘璋骑在马上,头戴斗笠,身披一件草制篼衣,丝丝细雨打在身上,顺着衣边滴下。

    他抬头看着高耸入云的城池,和雕刻在城门上“成都城”三个大字,嘴角勾起了笑意。

    “是啊!这鬼天气这是折腾人。”典韦拥马上前了几步,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渍,嘴里抱怨道。

    之前因为大雨的缘故,他们一行人在途中不得不寻找驿站避雨。

    眼看雨势久下不停,刘璋一众又有要事在身,于是只能冒雨前行,终于在下午时分赶到此地。

    只是道路泥泞,加之雨水侵湿,众人弄的如落汤鸡一般,全身湿透,狼狈不堪。

    这自然引的众人心中抱怨连连,其中也包括不喜雨水的典韦。

    “这蜀地气候温和,雨季甚多,自然与汝老家陈留不同。”

    看了一眼对方狼狈模样,刘璋微微一笑后,便手中一扬缰绳,策马向着城内走去。

    马蹄踩在青石路上发出脆响的同时,也带起了一阵一阵水花。

    入城后,刘璋策马慢行于街道之上。

    与冷清的绵竹截然不同,成都倒是繁荣昌盛,热闹非凡。

    高耸的城池高大宏伟,宽阔的街道,商贩的叫卖声跌宕起伏,行人络绎不绝,哪怕天降细雨,也未让这份热闹降下半分。

    “这成都不愧有天国之府之誉,论这繁华程度,乃整个蜀地之首,也当之无愧。”环视着这副热闹的情景,刘璋不由的感叹道。

    成都位于蜀郡西部处,此地商业发达,人口众多,又盛产蜀锦,自古有天府之国之称。

    “怪不得绵竹被烧之后,父亲大人便将治所迁于此地,看来他也看中这里的繁荣,能给自身带来莫大的好处。”

    想到此处,刘璋心中不免有些佩服他父亲刘焉,那独特的政治眼光。

    “典韦,汝可知这成都城名,从何而来!”可能一时兴起,刘璋突然转头看向典韦问道。

    “俺粗人一个,大字不识几个,可没有主公博文多才,怎能知晓!”愣了片刻,典韦挠挠头发,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典韦出身寒门,家境贫苦,少年时读书习字本就不多,自然对一些历史文献所知甚少。

    见此,刘璋只是一笑,然后慢悠悠的说道,“据载,蜀国建国之时,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而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便是蜀都。

    “哦!原来这成都是由此得名。”典韦神情一禀,随即作揖行了一礼,然后哈哈笑道,“只是,俺粗人一个,这了解历史还是免了吧!韦只管为主公冲锋陷阵便可!”

    “不行!汝既要为我冲锋陷阵,便要带军打战,身为一位将军,若不懂各地的文化历史,这怎么能行!”

    刘璋摇了摇头,露出一副不容拒绝模样。

    “额主公!”见此,典韦只能露出一脸苦相。

    对方的囧样,让刘璋微微一笑,随即仿佛想到什么,神色一黯。

    “成者终也,其实成都还有另一个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在历史中,蜀国虽然建国铸城,但还是被秦国遣大将张仪c司马错先后兼并蜀国c巴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

    最后,只留下了这座成都城,能证明蜀国曾经辉煌的印迹。

    轻叹了一声,刘璋便转过了头,然后一拉缰绳,骏马又抬起了脚步,向前慢行。

    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