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回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第2/4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行考据之类的学问,夫子文人都喜欢这些,非常深奥的大学问呢。”范昭有些颓然。范昭当然知道,清代以来,由于文字狱的原因,学术界受到压制,大家开始倾向于比较“安全”的学问,因此考据之类的研究大大盛行,而其他方面不说发展,甚至退步了。这不能不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当然不是说考据不应该,而是如果全体读书人都只热衷于这些,那么谁来发展科技?而科技落后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想到此,范昭不禁吟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春兰见范昭脸色阴晴不定片刻,忽然口占一绝,惊讶非常,细细品味,虽然不太明白,但觉得此诗不同平常,于是道:“相公,你此诗似有雄心壮志在胸中,可是想到了什么?”范昭听了春兰发问,忽然醒悟自己把龚自珍的诗穿越到现在了,恐怕此时龚自珍还没出生呢!

    春兰的发问让范昭忽然思考起来:“自己穿越到大清到底来做什么呢?”范昭转头目光灼灼看着春兰,心里有些得意,暗想:“这样色艺极致的女子,竟然是我的妻子!上天真是待我不薄。难道我来大清就是为了娶上几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过上几年富贵生活?还是要完成什么壮举?一觉道人既然说不可改变历史,那么到底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呢?”

    这时,一个小丫鬟来报:“少爷,刘墉刘大人来访,正在大厅候着。”范昭又惊又喜,连忙整衣衫来到前厅。去年十一月初八,七星楼改造完毕后,范昭将闲院改名秀苑,与妻妾住了进去。是以范昭的宾客往来不去范府,而是直接到秀苑。这样倒好,合了范晔和玉娘的清静之意。为防止“举孝廉,父别居”之类的闲话,范昭自称秀苑来范府的后花园,修了一座人行天桥和一个地道,与范府相连。

    刘墉和范昭见礼坐下,范昭问道:“表兄别来无恙,什么风把你给吹来啦?”刘墉笑道:“表弟在温柔乡乐不思蜀啊,我调任江阴学政为官了。”范昭笑道:“表兄升官了,可喜可贺。”刘墉呵呵一笑,道:“已经拜访了学政大人,只等学政大人安排事务。”范昭道:“表兄年经轻轻,才华横溢,表舅又深得皇上信赖,表兄前途不可限量啊。”刘墉春风得意,给范昭一捧,不禁有些得意。兄弟俩闲聊一会,刘墉和范昭去了书房,正色道:“表弟,我此来身负皇命。皇上有密旨,请接旨吧。”说着从袖筒中取出巴掌大小的一份卷轴。范昭跪下接过密旨,见上面写道:“命,江阴孝廉范昭即日起程秘密寻找吕四娘取回先皇人头。钦此。”下面盖着乾隆的御印。范昭看了又看,确信自己没有看错密旨,苦苦一笑,心道:“刚才还在思考人生使命,这就摊上大事了!”

    刘墉看见范昭脸色不好,忙道:“表弟,没事吧?”范昭一摆手道:“信息量有点大,一时适应不过来。”刘墉没有介意所谓“信息量有点大”是何意,安慰道:“皇上说了,表弟有困难尽管提。”此言正中范昭下怀,范昭问道:“雍正的人头真是吕四娘取走的?”刘墉道:“侍卫总管舒禄说,先皇之死并非暴病,而是被害身亡。弑君的凶手是以前的血滴子周侗和他的弟子吕四娘。今上继承大统之后,曾经派吴武德、水行天两位大内侍卫寻找,但是人如泥牛入海,只回来两个随从。这事就耽搁下来。如今过去十六年,皇上始终不能忘怀,所以现在命你去寻找。”范昭脱口问道:“为何要我去找?”刘墉道:“舒禄大人说,皇上认为当今世上只有你可以完成这个使命,别人都不行。”范昭苦笑道:“这是何道理?吕四娘武功高强,我一介书生,见到吕四娘只有逃命的份。”刘墉道:“皇上差表弟办这件密事,自有皇上的道理。我们做臣子的,为君分忧是本分,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范昭道:“我范家是‘抗清三公’之后,对朝廷的忠心万万比不上你。”刘墉一愣,心道:“这话也就是你范昭敢说!你这意思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