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回 大江东去(第2/4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觉罗氏与你江阴范氏一族和和气气,谋一个光明磊落,浩气长存,可好?”

    范晔感动不已,跪下奏道:“草民沐浴皇恩,不敢稍时有忘。”

    乾隆满面春风,双手扶起范晔,道:“范晔,你这句话不是朕要的,是江阴百姓,不,是江南百姓要的。朕希望你们范氏子孙能够世世代代记住你今天说的这句话。”

    范昭明知道乾隆善于收买人心且不花成本,此时也颇为感动。

    乾隆道:“范晔,朕现在要给皇爷爷的牌匾、皇父的牌匾上香。”

    范晔应道:“已经准备好了。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的赐匾陈设在中堂。

    乾隆步入中堂。范晔亲自点好檀香,交呈李总管,李总管再交给乾隆。乾隆接过檀香,恭恭敬敬将檀香插在香炉之中。

    乾隆出了前堂,小李公公来报:“皇上,江苏学政刘院士和江阴县令刁骞等官员,在外候驾听旨。”乾隆道:“传江苏学政刘院士、江阴县令刁骞。”

    小李公公在大门口高声传旨:“皇上有旨,江苏学政刘院士、江阴县令刁骞进府见驾。”

    刘学政和刁县令进见。乾隆道:“范晔、范昭忠孝节义,不负阎应元后人。江阴三公忠义千古,浩气长存,朕令尔等修建江阴三公祠,以彰三公节操,扬我大清正道。”刘学政与刁县令叩谢皇恩。范晔感动的泪流满面,范昭眼眶也红红的。

    此时,乾隆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充满浩气。乾隆暗道:“儒家讲‘内圣外王’,还真说对了。朕原本是为了笼络范晔父子,不想,自己居然被自己感动了。”

    乾隆毕竟是一代雄主,当即平复心情,道:“范晔,范昭,朕还有一件事情,想听听你们父子的意见。”

    范晔和范昭不明所以。范昭暗自嘀咕:“不会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要来损招了吧。”

    乾隆道:“李玉,传孙嘉淦。”

    范昭心一跳,心道:“孙嘉淦来了!这可是一位历史名人啊!三朝元老,朝廷重量级人物,一生也是几起几落,清朝历史上有名的能言谏臣。不过听老大(袁文)说,孙嘉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却是托他之名的一起假奏折,史称“伪稿案”。老大(乾隆)在孙嘉淦伪稿案前,算得上不失君子之风的皇帝。据老大(袁文)讲,孙嘉淦伪稿案爆发后,老大(乾隆)大为震怒,从此一改宽仁,下旨严查。两年后伪稿案结案,老大(乾隆)即兴起第一轮文字狱高潮,并严惩不法官吏,打击朋党势力。老大(乾隆)知晓为稿案,是在今年秋,现在孙嘉淦来了,不会是伪稿案就要爆发了吧?可惜老大(袁文)当年没有仔细说伪稿案,我只知道个大概。伪稿案对老大(乾隆)的性情影响很大,且看孙嘉淦如何上奏。”

    稍时,孙嘉淦进见。

    乾隆道:“孙嘉淦,你将云野之事,细细奏来。”

    孙嘉淦瞧了范晔和范昭一眼,禀道:“臣领旨。皇上,云野奉旨回乡,不思上报皇恩,安抚当地百姓,却公报私仇,将仇人吴维安一家老少四十九口,悉数杀死,罪行令人发指。吴维安之女吴苦儿去镇江府状告云野,却被云野伙同镇江知府朱霖逼死于公堂之上。云野和朱霖等人,执法犯法,引起乡邻公愤,当撤职查办。此其一也。云野借重建云家祠堂之机,在镇江码头建了一个堂口,取名忠义堂,往来商船都被逼迫支付水运费,黑白通吃。云野无视朝廷律法,明目张胆搞江湖团伙,性质恶劣,当问其罪。此其二也。其三,风闻云野大肆敛财,不但自己贪污腐败,还连带扬州漕运水军一起贪腐,当追究到底,不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

    孙嘉淦一席话,听得范昭在一旁直咧嘴,暗道:“完了。当朝元老、直言敢谏的孙嘉淦原来是为这事来的,云叔父只怕难过这一关了。”

    范晔暗忖:“云野贪腐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