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回 逢君奏明主 他日共翻飞(第2/3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上即将驾临,请夫人和少夫人回房休息。老爷在前堂,少爷去前堂陪老爷迎接圣驾吧。”

    过了半柱香,大门外进来一个小太监,高声道:“皇上有旨,着范晔、范昭迎驾,闲杂人等回避。”第一次迎驾,范昭还真不知道怎么做。范晔老成,早将迎驾的事宜打听清楚了。范晔一拉范昭,跪下磕头,道:“谢皇上恩典。”小太监笑道:“皇上还没到呢,范老爷和范孝廉请起来吧。”范晔站起身,道:“公公里边请。”

    小太监随范晔走进大堂。小太监东瞧西看一番,道:“皇上常说范家简朴,可为百官楷模。今日一见,果然不负圣言。皇上国事繁忙,记不了太多杂事,有时会问问我们这些侍候在身边的太监。嗯,我得看仔细了,也好将来回皇上的问话。”

    范晔听得明白,对许诚一使眼色,许诚递过来一张百两银票。范晔将银票递给太监,道:“天气炎热,劳烦公公前来传旨,这点银子是给公公买茶清凉解暑的。不知公公如何称呼?草民礼仪有不到之处,请公公多多指教。”

    小太监连忙向外推摚,道:“哪里,哪里。给皇上传旨,是我们做奴才的本份。”

    范晔微微一笑,道:“公公,些许银子,公公困乏时,可买碗茶,解解暑的,以便更好的侍候皇上。”

    小太监微微一笑,收下银票,道:“范老爷这么客气,高公公我就不客气了。只是,总管太监李公公问起来,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小太监高玉,是新任太监总管李玉的心腹,专司传旨之事。

    许诚又递上一张两百两的银票,范晔接过,转呈高公公,笑道:“李总管服侍皇上,劳身费神,得保养好身子。这点银子,是给李总管买点补品的。”

    高公公收下银票,满面笑容,道:“朝野都说范家仁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范老爷能体谅我们做奴才的难处,独具慧眼,李总管会记在心里的。”

    范昭看见“父亲”行贿,心里很不是滋味。

    高公公道:“范老爷,皇上驾幸,那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富贵人家通常会装饰字画,红地毯铺地,燃烧檀香,恭迎圣驾。”

    范晔神色一紧,道:“草民无知,只预备了檀香。”

    高公公连声道:“这样好,这样好。所以,本公公刚才说,‘皇上常说范家简朴,可为百官楷模。今日一见,果然不负圣言。’范老爷这般布置,定合了皇上的心意。范老爷,皇上要给康熙爷和雍正爷的御赐牌匾上香,都准备好吧?”

    范晔道:“回公公话,准备妥当。康熙爷和雍正爷的御赐牌匾,重新补了漆。”

    高公公道:“这就好,这就好。皇上见后,一定会龙颜大悦。”

    远处,传来鸣金之声,有人威武吆喝:“皇上巡视,闲杂人员速速回避。”马蹄声和脚步声渐近,乾隆来了。

    高公公带着范晔父子跪在大门外的路边。乾隆坐在神风龙马车(绣琴香车改造)里,远远瞧见高玉、范昭和一个中年人跪在路边,知那中年人必是范晔无疑,心中十分惬意,道:“舒禄,你去传旨,叫范晔父子在府内迎驾。”舒禄领旨,策马过来,朗声道:“皇上有旨,着范晔、范昭府内迎驾。”

    在众侍卫的拥护下,乾隆下了马车,昂首阔步走进大堂,见范晔和范昭跪伏在大堂之上,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乾隆暗道:“皇爷爷和皇父都没能收服江阴范家,如今,范晔父子就跪在朕面前,足见朕已经降伏江阴汉人。”乾隆心里得意,却一脸温和,缓缓道:“这里没有外人,大家不必拘礼。范昭,快扶你父亲起来。”

    乾隆在大堂上踱来踱去,上下四处仔细打量,微微点头,道:“人常说,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我却知道,江南首富当属你范晔。”范晔难以揣摩乾隆心意,不敢回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