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回 俏秋儿巧解困境(第2/4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遂道:“少爷,前日少爷和婢子下棋,婢子输了,少爷替婢子作了一首《棋》诗,情趣雅乐。婢子就将此诗吟出来,助兴共赏。”张朝仪机灵,见状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遂拍掌笑道:“好啊,好啊,秋儿妹妹速速吟来。”秋儿娇声细语,吟道: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张朝仪赞道:“好诗。棋子始于奁,归于奁,中间虽有千变万化,皆可忽视,若论真情趣,唯此无它了。”张朝宗见妹妹这般模样,暗暗摇头,心想:没治了。范昭随声附和:“这首诗说的是平常心,说出了围棋独有的修养功夫。”众人皆点头称是。张朝宗暗想:“自己有意难为范昭,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妒嫉之意呢?想当年周瑜妒嫉诸葛亮之才,吐血而死也就罢了,最终还落下了千古笑料,万万学不得。”张朝宗反省自身,不再为难范昭,只是担心妹妹白白相思一场,误了自己。

    张朝仪欲留范昭在府中多住几日,范昭盛情难却,只得依从。范昭住进张府,白天则和张庆嘉父子外出应酬嘉兴各大商贾名士,范家商行掌柜宋和陪同随行,热热闹闹,不必细表。晚上,范昭与张朝宗兄妹品茶敲棋。范昭觉得,这样的棋还是输了好,于是下得随心所欲。张朝宗连胜范昭两盘,十分开心。如此过了三日,范昭借托以父命,须早日去探望外公,向张庆嘉辞行。张朝仪心中虽然不舍,也只好放了范昭。张母瞧在眼里,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终于有了喜欢的人,忧的是女儿喜欢的人是范昭,这可怎么是好。

    嘉兴距太仓很近,范昭一日到达。李士早三日接到下人报讯,就等着范昭呢。范昭到达李府时,朝廷吏部传达公文,恢复范昭孝廉功名。这一下李府双喜临门,把李士老大人乐的合不拢嘴,李府上下,热热闹闹,就差张灯结彩了。

    范昭见表弟李辰逸满腹经纶,一表人才,十分喜欢。李辰逸诗词文章自然强过范昭,但是李辰逸自幼受爷爷管束甚严,谨守温良恭谦让,并无卖弄得意之心,与范昭说起诗词文章时常常适可而止。李辰逸围棋并不高,要差上范昭四子,范昭和李辰逸只下指导棋,即引导李辰逸将棋下在正确的位置上,胜负倒是次要的。

    范家在太仓也有商行,主营粮油丝绸,掌柜宋顺,与嘉兴宋和是同胞兄弟。会见太仓各大商贾,也是范老爷交给范昭要办的事情。范昭带着表弟李辰逸,在宋顺的陪同下,游历上海。棋痴钱长泽住在华亭,离李府不远。钱家是华亭望族,钱长泽棋力不是很强,是范施的四手,在围棋理论研究上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和热情,曾经教授少年范施围棋理论,是以在围棋界小有名气。

    当湖十局之后,施襄夏棋艺大成,总结了一套围棋口诀,两年前游历江南时曾去上海,将这套围棋口诀告诉给钱长泽。这套口诀凝聚施襄夏棋艺精髓,却是晦涩难懂,只有钱长泽这样的棋痴理论家才有心思琢磨着如何理解施襄夏的晦涩围棋口诀。乾隆二十八年,两淮盐运使卢雅雨提供赞助,将这套围棋口诀出版成书,名《弈理指归》,居然曲高和寡,无人问津。后经钱长泽配图,出版再印,名《弈理指归图》,与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齐名。

    钱长泽是谦和的长者,与范昭谈起围棋理论,滔滔不绝,许多见解与范施相合。面对长者教诲,范昭唯有虚心聆听,时不时的冒出一两句点睛之语,以助话兴。钱长泽以为遇到知音,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钱长泽兴奋之余,取出一叠手稿,说:“贤侄,这是老夫晨夕参研而成的《残局类选》,只待范西屏审稿后,才能最终完稿。内有‘三十字母’,请贤侄提提意见。”

    范昭接过《残局类选》,细读‘三十字母’:布局先存根地,可关可拆最利,六三胜是九三投,铁网七三非计。行子要得实地……范昭读完,笑道:“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