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 逛夜市品尝小吃 蒙冤曲受刑公堂(第2/3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念你曾经做过善事,有功于社稷,本县判秋决。你服是不服?”

    范昭大声道:“大人,小生冤枉。”马县令冷冷一哼,道:“凡是奸恶之徒,无不在公堂之上喊冤。范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范昭急道:“大人,昨晚小生一直和小生的奴婢秋儿在一起,怎么会去朱家作奸犯科,望大人明察。”

    秋儿跑上公堂,跪地哭道:“大人,少爷所言,句句属实,奴婢昨晚一直和少爷在一起,望大人明察。”马县令一拍惊堂木,道:“奴婢之言,岂能作证?范昭,你千里来此办正事,随身带着一个美婢,可见你定是好色之徒。本县曾听郑恕强讲,以前你作恶乡里。为了娶陈家小姐,雇用流氓小人散布流言蜚语,迫使钱家退亲,可有此事?”

    范昭张口结舌,答不上话来。秋儿哭道:“大人,少爷喜欢我家小姐没错,雇人散布流言蜚语也没错。可是,范家门风严谨,少爷从来不近女色,望大人明察。”

    马县令一拍惊堂木,喝道:“荒唐。一个奴婢,公堂之上,哭哭啼啼,说话自相矛盾,不足为信。看来,不动大刑,你是不会招的。范昭,本县劝你如实招来,以免皮肉受苦。”

    范昭道:“大人。昨晚小生和秋儿,在仙居第一吃吃过小吃后,径直回家了。小吃店的小二可以作证,还有,郑二掌柜也可以作证。”

    马县令道:“范昭,本县核实过时辰,你和秋儿出了小吃店,就去了朱家。起初,你并没有作奸犯科之想,但是,你进了朱家后,见朱晓露貌美,且朱家僻静,临时见色起意。是与不是?”

    范昭道:“大人,小生并未去朱家,也未带什么米袋,请大人明察。”马县令冷笑一声,道:“好啊,范昭,看来,你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传小吃店小二。”小二上堂,磕头道:“大人,范昭结了帐后走出店门。过了一会,范昭提着一个小米袋,又走了进来,问小的朱家怎么走?小的将去朱家的路告诉了他。小的实话实说,只知道这么多了。”

    马县令一拍惊堂木,喝道:“范昭,人证物证俱全,事实清楚,你还想狡辩,看来,不给你点厉害,你是不会招的。来人呀,打四十大板。”

    秋儿扑到范昭身上,哭道:“大人,少爷从小到大,从未受过责罚。这顿板子打下来,少爷一定受不了。婢子愿替少爷受打,求大人打婢子吧。”范昭流泪道:“秋儿。”

    马县令怒道:“大清刑律,岂可滥用!本县三年来,不曾升堂审案,皆因民风古朴,各守礼数。如今范昭沽恶不浚,本县若不严惩,岂不坏了仙居民风?!武班头,拉开这奴婢,给我重责范昭四十杖。”

    武班头拉开秋儿,对衙役使了个眼色。两个衙役按倒范昭,另有两个衙役抡起水火棍,呯呯打了起来。范昭只觉棍子沾身,却不疼痛,心中奇异。原来,衙役的水火棍头打在地上,呯呯作响,而棍身只是轻轻沾在范昭屁股上,所以范昭不觉得疼痛。这种打法有个名堂,叫做“出头棍子”。

    在清朝,衙役的身份分两种:民壮、库丁、斗级、铺兵为良民;而皂、快、捕、仵、禁卒、门子为贱民。这些贱民同倡优奴婢同列,其中捕役社会地位最低,几乎被看作准罪犯。贱民衙役包括子孙都不能参加科举(限制三代),也不准捐纳买官,为士绅所不齿。所以,有了案子,衙役就有了赚大钱的机会。

    马县令一拍惊堂木,喝道:“武班头,你胆敢徇私枉法,不打实心板子,本县就要你尝尝实心板子的厉害。”武班头无奈,对衙役点点头,衙役们抡起水火棍,结结实实打在范昭屁股上。

    四十大棍下来,范昭痛晕了过去。衙役拧来一桶冷水,淋醒范昭。马县令道:“范昭,你可愿招了?”范昭抬起头来,模模糊糊看见一只黑狗头浮现在马县令头上,对着他冷笑。范昭大惊,手指马县令,颤声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