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 假作真师太禅语 真作假范陈赌棋(第2/3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丫头,就会耍贫嘴,当心被你家小姐撕了嘴。”秋儿笑道:“我家小姐才舍不得呢。”陈慧殊骂道:“这妮子,当真是宠坏了。”秋儿吐了吐舌头,道:“好,小姐,婢子不说话就是。”范昭道:“观棋无语真君子。你在旁边叽叽喳喳的,我和娘子怎么下得好棋?”秋儿道:“是,婢子不说话了,只给少爷和小姐泡茶。”

    陈慧殊略一思索,九三分投,分割黑子势力。

    范昭默默想道:“又是快速进入中盘的棋局。围棋进化到21世纪,布局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时髦套路,落子貌似自由,真的自由了吗?‘一子不慎,满盘皆输。’是在说什么呢?这盘棋,我能下到什么程度?”

    陈慧殊见范昭沉吟不决,道:“弗思而应诚多败,信手频挥更鲜谋。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少爷心神不定,这棋不用下已经输了。”

    范昭猛然一醒,道:“娘子说的是。”于是按古法,十四三再挂白星位。范昭笑咪咪看着陈慧殊,暗道:“女人下棋多直线思考,我就抓住你思维上的短板,按既定计划,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打运动战和歼灭战。”

    白15,强硬扳头。范昭深思良久,思考着范施当湖第一局的激战变化,感觉难以掌握,于是选择黑16反扳,避开a位断引发的激战。

    下到白21,双方堂堂正正。以现代棋看,黑棋占地少,上面一支孤军,布局明显不利。但是,在古人眼中,黑棋一支劲旅挺进中原,构筑的铁壁在未来的中腹大战将发挥力量。至于开局就占实地,古人认为心胸太小,眼光短浅。

    取消势子(座子),究竟是增加围棋的变化,还是减少围棋的变化,请看晚清人是怎么说的。

    在《清朝野史大观》一书中,提到了围棋座子:“东洋诸国,朝鲜、日本、琉球皆知弈,盖皆传自中国者也……中国对手弈者,先于局上四角四四路各置子二,谓之‘势子(即座子)’,日本则无之,彼因诋中国弈家为失自然之局面。不知中国旧亦无之,后乃增置之也。所以增置之者,盖无势子则起手即可于角上四三路置子以为固守之计,而变化少矣;有之,则彼此皆不能借角以自固,非力战不足以自存也。譬之群雄逐鹿,真英雄必思奠定中原,决不肯先割剧偏隅以自固也。故无势子至有势子,亦为弈家一进化……”另在《清朝轶闻》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故有势子之局,起手即须攻而兼守,正如汉高、光武百战以得天下,而仍不能不兼顾河内、关中。若无势子之局,起手即可坐据一方以自固,正如子阳井底蛙,恃剑门、巫峡之险,竞竞然不敢一出矣。”

    围棋的本质是什么?围棋是崇尚胜负的技艺。从胜负上看,黑白地域的大小决定了输赢。计算黑白地域大小,现行的有中国数子、日韩点目法和应氏计点法,和中国古棋中的座子规则(势子加还棋头)差别很大。现行围棋规则,本质上是点空的,存在两个争议一直悬而不决。一是黑先贴目多少合适?二是黑方(先行方)最后一手如何处理?例如,日本第40期王座战决赛第3局,小林光对藤泽秀行,藤泽执黑胜半目,若是按照中国数子规则,则小林赢1/4子。所以日式围棋高手下棋注重全局目数控制,可以精确到半目的程度。相对来讲,座子规则最简单,以座子(势子)分割棋子势力,多活一块棋还给对方一子,所以注定明清棋手都是逐鹿中原、中盘定胜负的好战棋风,对全局战斗的控制远胜日式围棋高手。这样也好,省得棋手把心眼用在一目半目的较劲上。在古人看来,决战中原最能体现围棋的胜负本质。

    黑22,就是古棋激战思想的具体手段,发挥黑12的作用,利用外面的铁壁破白空。

    范昭在百度网盘里学习了中医师风雪的研究心得,与张朝宗硬碰硬下了一盘,现在又与陈慧殊对上了。

    白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