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君臣矛盾(第1/3页)  乱世凰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事?”孙权反问,这个话怎么听怎么别扭,都被人踩着头欺负了,还能是好事?这个道理孙权想不明白。

    本来是为招揽英才,若是给这两人其中之一夺了武魁,简直就是拿贴己钱给他人做嫁妆,让天下看东吴的大笑话。

    鲁肃道:“曹操和刘备都这么殷勤拉拢主公,当然是好事,”

    孙权没听甚懂,鲁肃道:“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孙权沉不住气打断:“不管他们二人如何明争暗斗,对孤来说,都无区别,”提醒鲁肃道,“子敬,你应该知道,这二人是曹操和刘备的心腹,他们是不会忠心效力东吴。”

    “主公放心,他们不会胜出武魁,自然也轮不到他们为主公效力。”鲁肃一字一斟道。

    这话孙权听着极为顺耳,各位大将也顾盼左右,鲁肃此话言之过早,故略有非议。

    孙权迫切追问:“子敬如此有把握,莫非已有高手参赛?”孙权对比武参赛的各路侠士也尤为关注,但却没有一个出类拔萃,能让他一见倾心的人才。

    一位披甲戴盔的威风将军出列请命:“主公,夏侯杰与赵云武艺高强,吾观参赛的青年子弟,却无一人能与他二人对敌,夏侯杰现在武馆大放厥词,欺我东吴无人。臣不才,愿意会会那个夏侯杰。”

    孙权朝堂下巡望,出列请缨的是越骑校尉太史慈,孙权犹疑,太史慈是东吴名将,武艺高强,只是···

    周瑜此时开了尊口,因上次反对吴候举办武魁大赛,君臣之间略生间隙,但毕竟事关国事,小情绪不足为道:“这次武魁大赛,本是为东吴招揽英才,太史慈将军身怀绝技,武艺高强,但已为我军中大将,参与大赛不合时宜,也与初衷有违,就算胜了,恐夏侯杰也诸多说辞,”孙权忙顺势问周瑜意见。

    “其实我东吴军中本领高强的武将比比皆是,只是不屑欺负晚辈。在下听闻鲁大人早年结实一位江湖隐士,此人与明月山九天门掌门孤鸿交好,不如私下托好友从中周旋,请一位九天门弟子以江东子弟名义参赛,在擂台上击败夏侯杰和赵云,让他们无功而返,不仅灭了双方威风,也弘扬我方士气。”

    孙权对九天门略有耳闻,九天剑法天下独绝,关门弟子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只是九天门对弟子管教甚严,首条门规就是不得争名夺利,入仕为官。若有违反门规者,轻则驱逐师门,重则废除武功。所以门下弟子,只在江湖逍遥,也有劫富济贫,伸张正义的,但无一人入朝参军。

    有传闻曹操曾上明月山拜访九天门,与孤鸿座谈一宿,没人知道他二人聊了什么,但曹操是原队人马下山,可见孤鸿不入仕之心相当坚决。

    曹操位极权臣,他都请不动的人,鲁肃能请到九天门弟子下山为东吴效力?

    孙权存疑:“子敬,你当真有把握能邀请到九天门弟子下山助阵?”

    鲁肃回禀:“不瞒主公,孤鸿已回信于我,派了首席大弟子为我东吴效力,算起来,不日即到柴桑。”

    孙权大喜,更是暗自松了口憋屈的躁气。

    自从赵云和夏侯杰这代表两方势力的高手掺合进来,武魁大赛便这不再是东吴自家小打小闹的“选秀”,而是三家政治立场的明争暗斗。

    纵观天下,现北方曹操,荆州刘表,东吴孙权,三方势力较量下来,东吴势力最弱。

    孙氏辛辛苦苦打下江东六郡基业,随着孙策将军病逝再难扩张一寸,甚至对一江之隔的大仇人江夏黄祖也没奈何,年前一场败仗输得众将心中憋气,军中也死气沉沉。

    另眼再看北方曹操,先除袁术,迎天子定许昌,再战袁绍,新破乌桓,彻底扫除袁氏余势,北方尽数归降麾下,良将上千,拥兵百万,正是如日中天,壮志满酬之际。

    荆州刘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