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当兵真好(第1/3页)  我当知青那几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7当兵真好

    孙泉源在尤继红那里,刚端上饭碗,忽然听见老支书在高音喇叭里吆喝,让各队社员群众赶快去堵截抓获殴打汪幸运的人,赶快去堵截抓获殴打知识青年的人;明确告诉大家知识青年受大队保护,知识青年不可侵犯。

    听得喇叭里这样广播,孙泉源觉得蹊跷:张永东难道没有参与这事情?若是张永东参与了这事情,老支书岂能不认得张永东?老支书既然认识张永东,他又咋能用这样的口气广播呢?难道张永东不是知青?这话听着就让人感觉矛盾,让人听着心里不受用。这是知青与知青之间的事情。老支书若是只为着保护汪幸运,岂不要伤害张永东?孙泉源捋不顺这个事情。他饭也没心吃了,胡乱扒拉两口,没跟尤继红她们多说,丢下饭碗,出门就往十五队知青住处走。

    来到街上,只见好多人都往回走,面面相觑,都蒙在鼓里,都是说:村里通往外边的路多了,殴打知青的人,只怕早就逃走了;汪幸运也不是小孩子,谁想打他,他手里也没端着豆腐,哪里就能打得住他了。

    走到南寨门口,那里聚集着好多人。看见孙泉源来,大家都问咋回事儿。孙泉源也说不知道,还解释说他正在尤继红那里吃饭,突然听到广播里吆喝,随便扒拉两口饭就赶快出来看看,结果跟大家一样,啥都没看见。

    那就散了回家吧,饭还没吃完。人们说着也都往家走。正是吃饭时间,这高音喇叭一阵吆喝,虽然没有抓到殴打汪幸运的人,但大家已经知道:知识青年要保护,这是大队的责任,这是老支书的观点。

    来到十五队知青住处,张永东不在,李大明他们正在吃饭。见孙泉源进门,都慌着忙着让吃饭。孙泉源说吃过了,询问张永东的去向,询问是谁殴打了汪幸运,询问喇叭里广播的事情。都说不知道。都说张永东这两天就没回来。——只要有这句话,其别的都不重要,这就把张永东给撇清了。张永东叫来的人,只要不让大队抓住就行。孙泉源的想法:只要来打汪幸运的人不让大队抓住,大队就不知道背后指使者是张永东。没抓住就好。没抓住,张永东就没事情了。

    这接下来该去干些啥?回沟里吧,到沟里也没事情。待在十五队跟李大明他们玩儿吧,队下又让他们去半坡平整土地,那就没法在一块玩儿。没人玩儿,感觉没意思。那就上八队知青那里看看现场,看看汪幸运被打得啥样。

    出门顺路往东往南再往西,再后朝南坡上走。上去坡就是汪幸运他们那一溜十几家院子。

    太阳正当午。天不冷。地里还有雪。麦苗稀疏地露着,满地还是白。路边的雪还没化完,显出虚泛不密实的样子。那是残雪,上面浮着一层灰,有站着也有躺着卧倒的几根黑黄色干草。草边还散落着几颗黑色羊屎蛋儿,也有几个羊蹄印子,有几处雪全化了,露着下面的干草,有那么一点点儿绿意,看去不迎人,很恶心。

    孙泉源边走边想:这雪也像知识青年一样:亮白亮白,白得可爱,亮得可爱。但要蒙上一层灰,中间再塌几个窟窿几个坑,那就让人看着恶心。其实这让人恶心的知青还不少,不是他自己,是因为他家里。家里有毛病,你这知青就是再能,只怕也是不中用。想来出身真重要;出身好,根子就好,那是本钱,也是骄傲。看来自己在这方面是没有优势了。无业游民这称呼,父亲已经拥有了,虽不似地富反坏右帽子那么沉重,但这没有单位,已经压得儿女们吃不消。二姐招工就是例子,也不过就是二商,也不过就是卖东西的嘛,两次都不要。硬不要。那是商业战线,岂能让无业游民的子女来站岗放哨?这他妈的不就是卖东西嘛,站他妈什么岗,放他妈什么哨?站岗放哨就不是商店,就是仓库c兵营了。招兵的来了。这乡下孩子们都那么下劲儿,好像自己都够条件似的。其实谁不够条件?都够条件,都是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