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4章 “野路子”的高手(第1/2页)  超级透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超级透视最新章节!

    第754章 “野路子”的高手

    颖水和阜城都是皖北重镇阜州下辖县。

    这颖水县和阜城县的确就隔着一条颖河那是淮河的支流。

    至于高聚奎的家乡“小段家”和洛祁的家乡“老段家”倒还真是有渊源的。

    据说是在汉朝的时候,颖水地方上有一户姓段的人家。

    这段家主家境殷实,加上自己的苦心经营,之后成为方圆百里最有钱人丁最兴旺的大户。家主晚年时候,只在家享着清福,其他各项生意都放手交给儿孙们管理。有的管理者马匹或者牛羊的,有的经营布匹商号的,也有的没有多大才能只开个菜园等等,不一而论。

    家主段翁去世之后,真验证了一句话“树倒猕猴散”——他的子孙开始分家了。

    老大庶出不是嫡子,不能再在老宅子里居住,分出去了,在某个地方形成一个村落,他这一支所居住的地方就叫“段大家”,或者叫“大段家”。

    老二是嫡子中的老大,得到了父亲的大部分财产,还居住在老房子里,但是看到其他兄弟都有了新地方,也在一个好地方重新建了一个新庄,仍然叫“段老家”。原来的那个地方叫段老宅子。

    老三一支居住的叫三段家,老四一支居住的叫四段家,老五一支居住的叫“小段家”。

    这皖北的村庄中的“家”即为“庄”,这“老段家”也可以被称作“段家庄”,河对岸的小段家也可以叫“小段庄”。

    这也算是皖北地方地名的一种命名特色。

    按照两地这地名,祖上都还是带着亲的。虽然这么多年,人口流动,凭着一个地名就说两个不同姓的人是亲戚,那还的确有点生攀硬扯,但在这海州地面上能够遇到如此近的老乡的确是不常见的。

    正是因为这只有几里地的乡情,高聚奎也不管那么多了,在他心里已经决定了,只要洛祁的手艺还过得去,那就留下他。

    “那你跟我来吧,先试试手艺……”高聚奎点了点头对洛祁说道。

    跟着高聚奎到了厨房,高聚奎对洛祁说道:“给我切块豆腐干!”

    说完就站在案板前双手抱胸看着洛祁。

    洛祁知道,这是要考较他的刀工。

    厨房的工作分为水台、打荷、砧板、炉头、蒸菜、凉菜、点心、烧烤等,作为一个厨师助理,应该就是做砧板和炉头等类似工作,一般来说水台是学徒工干的活,打荷的一般都是厨师的徒弟。

    像洛祁来应聘的厨师助理,一般就是有过厨房工作经历,但没有厨师资质或是一些不入流的厨师干的活。

    虽说只是厨房里比较下层的工种,但对技术的要求却一点不低,这刀工就是最基础的。

    俗话说“学厨先学刀。”

    这刀工不好的厨师,那是根本没资格上灶台的。

    切豆腐干就是考验厨师刀工最佳的办法。据说一个好厨师可以把一块豆腐干横批36刀,竖切72刀。这可是需要经过多年操练才能练就的功夫。

    洛祁虽然是个杀手,但他并不善于用枪,刀才是他最好的武器。所以说这考验刀工那是一点都难不倒他的。

    虽说做不到横三六竖七二,但横批27刀,竖切56刀他还是能做到的。

    洛祁走到刀架边上,随手拿起一把刀,掂了掂分量,又放了回去,如此三次之后,终于拿起了一把三号片刀走到砧板前。

    高聚奎看到他用这把最重的片刀,叹了口气,头微微摇了摇……

    这切丝切片虽说都是用片刀但一般来说常用的还是二号片刀,一号片刀那是吴秀青这类女厨师用的,刀身轻薄小巧。二号片刀是高聚奎最常用的……这三号片刀,那是整套刀具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