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9章 传奇诸宝(第1/2页)  超级透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超级透视最新章节!

    第709章 传诸宝

    如果这些箱子上标注的名字和箱子里装着的东西是一致的,而且也能够确定这些东西都是真的,那么赫伯特所秘藏的这些宝贝的面世,称之为本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都不为过。

    《洛神赋图原本》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画的作品,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上的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原本毁于清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幅画现在有四个摹本,分别藏于辽河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阿美利加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等处。

    顾恺之为东晋画家,学画师从卫协,最善于图画人物,东晋的大名士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其现存《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

    目前他传世的唯一一件作品是《女史箴图》长卷,被八国联军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不过,也有人对那幅画提出了质疑,称其为唐人摹本,更有怀疑说顾恺之根本就没有画过《女史箴图》

    但相对而言,洛神赋图原本的存在,在历史上是有着清晰明确的传承依据的,只是因为毁于圆明园的战火而为人嗟叹。但没想到却在赫伯特手中一直都秘不示人。

    宋天圣针灸铜人,相传为宋天圣四年宋仁宗为给针灸经穴制定国家标准而铸。

    医官院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便于保存,又将它分别刻在5块石碑上。

    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如案形”,诏命根据《新铸铜人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

    历任宋仁宗、英宗两朝医官的王维一负责设计,朝廷组织全国的能工巧匠进行铸造,终铸成了两具一模一样的针灸铜人。

    “天圣针灸铜人”由青铜铸成,身高和青年男子相仿,面部俊朗,体格健美。头部有头发及发冠;上半身裸露,下身有短裤及腰带;人形为正立,两手平伸,掌心向前。铜人被浇铸为前后两部分,利用特制的插头来拆卸组合,标有354个穴位名称,所有穴位都凿穿小孔。体腔内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

    宋代每年都在医官院进行针灸医学会试,会试时将水银注入铜人体内,将体表涂上黄蜡完全遮盖经脉穴位。应试者只能凭经验下针,一旦准确扎中穴位,水银就会从穴位中流出。医学史把这一特的现象称之为“针入而汞出”。

    “天圣针灸铜人”开创了世界上用铜人作为人体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先河,铸成后一具放在朝廷医官院,用于学医者观摩练习之用。另一具放置在京城大相国寺的仁济殿,供百姓前来参观。。

    百余年后,金兵大举南侵,攻破北宋的都城汴京,大肆掠夺珍异宝。从此,两具“宋天圣针灸铜人”失去踪迹。

    据史料记载和专家们推测,金军入侵汴京后,“宋天圣针灸铜人”中的一具可能被金军掠走,另一具则可能被人带出汴京流入襄阳府。

    建康二年,赵构继位登基不久,襄阳府赵南仲将“天圣针灸铜人”送归。后金国灭亡,元世祖忽必烈遣使到南宋威逼索要针灸铜人。

    《元史?阿尼哥传》记载,忽必烈广召天下能工巧匠,最终诏命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修复“天圣针灸铜人”。阿尼哥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修复如新,因此受到忽必烈的嘉奖并赐官。

    100多年后,朱元璋攻占元大都,建立明朝。此时,“天圣针灸铜人”和《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碑仍然放置在三皇庙内。明正统八年,历经400多年的“天圣针灸铜人”已经昏暗不堪,穴位名称也已模糊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