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珍藏核舟(第1/2页)  陶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当沈宸胡思乱想的时候,朱老突然说道:“伙子,你是怎么看出来那个笔洗不是清代的?”

    沈宸经过昨天一天的思考,对此心中已有了回答:“朱老,其实我也只是运气好。之前正好看过一些哥窑的书籍,然后当天观察那只碗,觉得东西很正,但是又不太符合清代的特征,倒是很像一个宋代的正儿八经哥窑瓷器,便和两位老哥提出了疑惑。其实也是有点愣头青。还好两位老哥对我行事比较宽容。”沈宸后半句话没说出来,但是听的人都懂。

    “哈哈哈,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劲头。不要怕质疑,也不要怕出错。思考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收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不搞西方那种唯血统论c唯权威论。我老头子说错了,那就是说错了。你伙子说的对,我老头子官再大也要听你的。”邵老听了沈宸的话,笑说道。

    “怎么样,之前你还不相信,现在相信了吧?”岳老对邵老说道。

    “嗯,但是还是要测试一下。”邵老从胸前拿出一个挂饰,对沈宸说道:“伙子,你来帮我看看这个东西怎么样。”

    沈宸接过挂饰,在手中端详了一会。挂饰是一块根据《核舟记》而做的核雕作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c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c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这是核舟记中的描写,而此核雕中,作者将“山高月,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改为“洞庭波兮木叶下”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两句。这两句便是分别出自屈原的《湘夫人》和南朝乐府《西洲曲》。而坐中的三人也变为两人,分明是一女子与一男子,除此之外再无他人。月有之,清波亦有之,舟荡漾于月下清波之中,二人神态闲适。

    核雕的做工可谓不错,但是沈宸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理由也很简单,这个核雕虽然已经蕴养出很润的包浆,但是不论从雕工还是材质,或是年份来说,都不是古代的经典大师之作,也不是出自近代哪个大师之手。所谓不错,确实很好,有大师名家的风范,但是总还是差了一点点。

    倒是邵老饶有兴致地对沈宸说道:“怎么样,看出来没有,这可是个宝物。”

    沈宸也不管会不会有人察觉,便发动了自己的特殊能力。果然,核雕上只有薄薄的一层白光,并无其他异象。

    如此沈宸便胸有成竹了。他对老者说:“邵老您说的没错,这确实是一件宝物。”

    邵老听了,没有再说话,只是亲亲点了点头,示意沈宸将核雕挂饰给他。而在场的其他的,也或多或少有一股失望的神色出现。

    “老爷子,慢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