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5章 女市长(第2/3页)  我的启蒙大小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次全体会议,于这年11月1日至4日在京城举行。此次会议并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是江南系的吴老,以及刘老,两人因身体原因主动提出辞职。新闻是这样报道的,但是内部人都明白,这两人是因为受到了浙东龙华走私大案的牵连,才不得不下野。

    同时,刘远山、张耀东两位正式转正,进入了25人组。由此一来,刘系第二代人马为上位完成了铺垫,等待他们二人的将是更广阔的未来。

    会议之后,决定免去张耀东坤城市委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调往浙南省出任一把手,省军区第**委记一职。

    同时,免去刘远山京城市委记,京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出任组织部部长一职。外媒都在报道这是在为五年后的选举做准备。特别是对刘远山和张耀东而言,他们增添资历的意图十分明显。

    张耀东从双林起家,随后调到大西南,在那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后,又调到东南方延海省份,可以说他的资历在同仁中是比较突出的。而刘远山此次调任组织部长,不但说明他有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更有在部委掌握大局,控制全盘干部调动的能力。

    在张鹏飞看来,这两项人事调动真可谓点睛之笔。五年以后,这两位的资历、政绩笔笔皆事,岂有不登顶之理?

    郑景柱与省钱卫国回到省内,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辽河市选出一位市长。在辽河市市长的选择上,高层争论不休,各方势力都想推荐自己的人。谁都知道辽河的发展势头已经赶超省会江平市,随着与朝鲜边贸、工业、能源的合作加深,这些项目全要经过辽河,辽河的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已经是个未知数。如果能在这种地方主政几年,那么将来的政治资本可是很誘人的。

    双林省自从张耀东、洪长江走后,并没有形成一言堂的局面,各方势力比较平均。因此,在常委会上,就辽河市市长的人选问题各方热烈发言。郑景柱阴着脸听着众人的话,见大家最后迟迟做不出决定,他拍了桌子,第一次在常委会上发了火。

    郑景柱说:“辽河现在发展得怎么样,我想在坐的各位都很清楚,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张鹏飞同志的功劳。我现在只想问问你们,在张鹏飞同志去辽河之前,你们怎么没有推荐别人去?那时的辽河可是水深火熱之中啊。现在辽河有了起色,一些人看到了发展前景,便瞧着辽河市市长的位子眼红,我最看不起这些人!”

    郑景柱此话一出,很多人都脸红地低下头。郑景柱的话的确说到了他们心里,这几年针对张鹏飞、针对辽河的争论,省委一直都存在,在这种时刻郑景柱发了话,他们就没脸再说什么了。

    郑景柱环视一圈,缓和了语气说道:“现在的辽河在张鹏飞同志的主政下得到了新生,而张鹏飞同志主动提出辞掉市长一职,一是为了辽河的发展,二来也是为了干部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市长一职的考虑上,就要对得起张鹏飞同志!”

    郑景柱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比较重,可以说只这一句话就高高地赞赏了张鹏飞在辽河的业绩。

    “新任市长一定要完全拥护张鹏飞同志的主政策略,协助他做好政府的发展工作,并且要无条件的继续推广辽河市的长期发展规划。我可以不客气地说,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辽河的发展将要按照他们所制订的《长期发展规划纲领》来办,这是必须坚持的!”

    郑景柱的这个调子一定,其它人更没有话说了。从郑景柱的话中就可以分析得出来,要想去辽河混政绩、搞面子工程是不允许的。

    郑景柱看到了众人表情的变化,扭头对钱卫国说:“卫国同志,你谈谈意见吧?”

    钱卫国喝了口茶,然后才说:“同志们,刚刚郑记说得很对,他对辽河的情况,对张鹏飞同志都很了解,因此我完全支持他的观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