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弹,也需要把交战距离缩短到1200米,才有约50的概率击穿“zt-99al”的车体与炮塔正面装甲。如果使用出口穿甲弹,就算把交战距离缩短到800米,也未必能击穿“zt-99al”的正面装甲,更别说在2000米的距离上了。
此外,出口型的t-72,采用的是形同虚设的“夹心饼干”式的符合装甲。
在夹层里面填充的竟然是石英砂。
没错,也就是玻璃!
通过实弹测试,t-72炮塔正面装甲的等效厚度仅00毫米,车体为250毫米,防护效果仅相当于第二代主战坦克。
要说,就连第二代主战坦克都比不上。
帝国的“zt-80dg”就算没有披挂反应装甲,炮塔正面等效防护厚度都有400毫米,车体正面达到了50毫米。
此外就是,t-72的那门125毫米坦克炮,其实就是帝国的48倍径坦克炮的翻版。
要说,这不是什么秘密。
大战之后,特别是在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之后,西陆集团在东边,始终保持着战略进攻势头。
不是说西陆集团的军事实力更加强大,而是对弱小一方来说,进攻或许有胜算,而防守肯定没有。
用廉旭升的话来说,西陆集团在开战初期主动发起进攻,或许还能赢得完成战争动员的时间,如果从开始就以被动防御为主,帝国陆军装甲部队就能在其完成动员之前推进到白林城外。
正是如此,骆沙民主共和国在主战武器口径上,一直坚持向梁夏帝国看齐。
理由就是,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当中,骆沙民主共和国的地面部队未必能够获得充足的后勤保障,肯定要面对弹药补给跟不上的问题,如果能够使用缴获的弹药,就能大幅度的减轻后勤保障的负担。
当然,也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西陆集团有两套标准的弹药。
在战略后方的迢曼帝国与洛克国,还有罗利王国与斯班王国,采用的是迢曼军队确立的口径体系。
至于理由,自然跟防御有关。
如果骆沙民主共和国的进攻失败,或者是被迫由攻转守,至少可以保证梁夏军队无法使用缴获的弹药。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骆沙民主共和国始终没有在西陆集团获得归宿感。
处理完运送t-72的事情之后,丁镇南顺便去询问了“神箭手”防空系统的情况。
让丁镇南略感意外的是,沙乌地军方也非常的积极,不但提供了发射阵地,还派了一名高级将领过来。
关键,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子。
当然,沙乌地最不缺的就是王子,开国国王的子孙已经超过1000人,有望在20年之后超过5000人。
其实,沙乌地早就想购买这种先进的防空系统。
可惜的是,因为产量还不大,而且梁夏军队自己的需求都没满足,加上很多先进技术的出口受到管制,所以到现在,帝国高层都没有在出口“神箭手”的问题上做出决定,更别说进行出口谈判。
当天,首先到达的导弹营早就完成了战斗部署。
虽然仅一个营,经不住高强度消耗战,但是对付少量的弹道导弹,问题还不大。
其实,帝国陆军与空军从来都没有指望依靠防空系统来防空。
等了一天,快到傍晚的时候,伊拉克当局都没有公布昨晚的战斗。
丁镇南到这时候才松了口气。
再一次被打败,侯赛因的面子思想又那么严重,除非打算立即入侵沙乌地,不然就只能保持沉默。
一支旅级规模的装甲部队被击溃,而且没有能够给对手造成多大损失,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