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京城往事(中)(第1/2页)  愿得一世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家是开国功臣之后,曾经是京城的望族。孙家第三代家主遵照祖训,举家迁离京城到了江南。那时的江南百川纵横,灾疫频繁,孙家从京城离开时原本是浩浩荡荡的几百口人,到了最后,只剩不过几十人。第三代家主因急病病逝后,孙家更是群龙无首,当时的嫡长子继任家主,却因年幼而无法服众,于是孙家走的走散的散,最后只剩了原本的大房c四房和六房。这第四代家主便安排了大房留在家中管理家族事务,四房走南闯北经商以维持孙家生计,而彼时六房只剩一个失了父母的晚一辈的幼子,家主见他伶俐,便将他送去念书。”

    “这孩子的确是天资聪颖,几乎只用一年时间便学了其他人需得学三年的书。学堂的夫子很快就觉得自己恐怕是教不了这孩子的,于是便给老友修书一封,请他继续来教这孩子。老友来了以后,见这孩子资质的确不俗,于是就将他带到了自己清修的山上,认作关门弟子。孩子一走就是十三年,归来已是弱冠之年。家主便叫这孩子去考取功名,孩子没有异议,且轻轻松松就拿到了进京的名额。”

    “到了京城,主考官得知他是那位归隐了的老人的弟子,立刻将此事报给了当时的圣上。圣上得知那位老人有弟子出山,大喜,当即下旨给了那孩子一个虚位,让他入了京城书院当太子伴读。”

    “说起这京城书院,那时候可谓南梁第一书院了。虽说不是太学,然而绝不输于太学,有时甚至连皇亲国戚也都纷纷抛了太学而跑来京城书院听讲。那时的太子隐姓埋名地在京城书院念书,身边跟着的都是圣上一早看好了的日后可成为太子肱骨之臣的人。那孩子到了书院后,却因不及太子身边的其他同龄人那般通晓时事而被忽视了好一阵子。唯独一个立志日后进入将作寺的少年对他还算亲近。”

    “但是那孩子却不敢和那个少年走得太近”

    “为什么呀?”一直沉默着听孙安锦讲述的仉清扬终于忍不住发话了,“难道他发现那个‘少年’其实是个女的?”

    孙安锦沉默一瞬,点点头:“你还真说对了。”

    “那孩子虽然不像其他氏族大家的少爷公子那般手上握有无数眼线,但他有远超于其他人的观察力。入学短短半个月,他便已通过观察猜到了身边人的身份,猜到了他是在被当成太子幕僚培养,也猜到了那个自称‘未来的将作大匠’的少年其实是个女的。”

    “那孩子自负能看透人世,但却漏看了一人——太子胞弟明湛。明湛那时也在京城书院念学,与太子这一班人十分亲近。”

    “明湛,是当今圣上的名字吧?”仉清扬又忍不住道,“天子名讳不可直呼,姐。”

    “我不过是在讲故事。”孙安锦微垂着眼帘,全不在意道,“反正我等小民的话也传不到天子的耳朵里去。”

    “那也要谨言慎行嘛”仉清扬嘟哝道。

    “后来太子登基,身边的一班人都按照计划进入了朝堂,”孙安锦不理,继续讲道,“唯独那孩子没能进入朝堂,全靠孙家遗留在京城的那一支里的堂兄接济度日。后来明湛帮他在京城书院里谋了个抄书的活计,他这才真正算在京城留了下来。”

    “姐,”仉清扬听着听着,终于觉出了不对来,“你说的那个孩子,不会是师父吧?”

    孙安锦挑挑眉,点头,想着这次总算是反应过来了。

    “师父还有这样的经历?”仉清扬却疑惑道,“师父那么厉害,怎么会没被看中进入朝廷呢?”

    “这要问你师父和当今的皇帝明湛了。”孙安锦勾了勾嘴角,没甚笑意,“我方才说先生漏看了一人,却没说他一直没看清那人。你且听我继续讲。”

    “那孩子——我便改称‘先生’了吧——在书院的那几年里,明湛——我也改为‘皇上’好了——自请去了北疆。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