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8章 文字与传承(第1/3页)  勋阳布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识字班将要进行的第三项大改动,是针对不想学方块字的暗流。

    有一些庄民只想用拼音,为此不惜私下串联,推动公中废除汉文。

    李响每次想到这里,都要气乐了:真是头脑简单啊

    识字班里出来的庄民和匠人,可以看懂公中的告示,可以和公中的账房c管事,以及蒙学的小先生进行一定的书面交流。标注拼音的书籍也有了几百本,有二十多个曾经的睁眼瞎已经开始读书,惊掉了一地下巴。

    但,会写汉文还是很占优势的。

    不论是公中c蒙学还是医卫处,想要往上走,都会碰上天花板。不管是谁,只有通过汉字考核,才算庄民心中真正的“读书人”,在越来越多的条例约束下,才能坐上高层的位置。

    只会读些拼音的庄民和公中人员很不满。

    拼音这么好用,学起来省时省力,为什么还要使用汉文?好些新来的庄民只是会些汉文,就很快受到重用,凭什么?

    李响清楚某些庄民“要公平”的想法。

    想让公中废除方块字c只用拼音的庄民,想法多种多样:

    其中一些人没有精力学,或者懒得学方块字,却眼红会写汉文之人的待遇;

    一些人是想得到更便利的条件。如果庄内只使用拼音,那大家就都一样了。相对而言,这些人便消除了一些劣势;

    还有一些人,想和明月堡外的大周人彻底区分开,好关上门过世外桃源的日子。

    李响理解出于利益的主张,却不能任由某些庄民的分离主义疯涨。

    汴京那里的顶级聪明人太多,李响都被吓得跑出了汴京。若是明月庄废除方块字,独尊拼音文字,明月庄分分钟会被大周朝堂定义成异端。到那时,几位宰执对明月庄的观感,没准比摩尼教还差。

    更重要的是,李响不想也不敢做千古罪人。

    几千年的文华,才造就方块字这种博大精深的优美文字,李响怎敢亵渎?

    李响至今都记得,原时空的母亲便写得一手好字。

    李响小时候经常拿着玩具,看着母亲在书桌上写字,阳光照在母亲翘起的嘴角,那样的场景定格在童时脑海。

    轻吐口气,李响接过识字班夫子手中的三字经。李响回忆的三字经不全,李梦空和张万里的文才又不够,只好等青石先生补全。

    李响霍地把书打开,“都看看,这是什么?!”

    李响慢慢翻页,口中不停,“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有几百年c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大周子民,炎黄贵胄,祖先筚路蓝缕,一代代传下的好东西,全在里面!”

    “为了利益,为了念头通达,为了闭门自守,便废除方块字,本庄主不干这样的事。”李响把书合上,闭目几息,“只学拼音是省时省力省钱粮,但真要那么做了,我明月庄便会成为千古罪人。”

    “咱们忘掉了祖宗,那咱们的子孙也会忘掉我们。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子孙只能花大功夫重新学习方块字,从大周的书中找到明月庄,他们会怎么看待我们?”

    “几千年的传承,三皇五帝的伟业,秦汉先民的拼杀,早已浸润在一个个横平竖直的方块字中。只学拼音的念头还是省省吧,识字班也要加入方块字的学习。”

    促使通过识字班考核的庄民,借着字典和百十个常用汉字,读着拼音的同时自学方块字,这就是识字班第三项大改动的最终目的。这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大周的顶级人才都参加科举去了,明月庄的进度注定很慢。

    大周可能有在乡野隐居的大才,但很难被李响“捡漏”。岳父顺利招安,自己又被青石先生收为弟子,李响已经很幸运。

    说到字典,李响又开始郁闷。

    李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