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八十五章 百代刻丰碑(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绝不会做错!即便有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即便树敌无数。但青史有幸,将铭记君功。天地胸怀,必定永垂不朽!”

    董仲舒终于站起身来。他的腿脚并不灵便,坐而论道这么久,连起身都有些困难。不等远处一直等候的弟子们过来服侍,元召早已经伸手扶住他。并顺便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给他披在了身上。

    “多谢董师的理解和支持……山中风大,寒露将起,时候已经不早了。董师且随我回去休息吧。”

    董仲舒并没有推辞元召的亲自搀扶。也许,当今天下,唯有他有这个资格接受这个人的弯腰服侍了。这样的态度,令他很满意。

    “元召,老夫已经垂垂老矣!不过,总算是在行将就木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超级繁盛时代的到来。虽然你讲述中的那些如同世外桃源般景象,我已经注定不可能再等得到。但老夫却很明白,自己本就不应该再有什么遗憾。呵呵!人的贪心总是不足,这一点儿老夫避免不了。元召,你以后也要注意呢!”

    元召恭敬地接受了他的这个提醒,并立下保证:“董师放心!若元召有任何私心,当天诛地灭,五雷轰顶!”

    “不必立下这样的毒誓!你是什么样的人,老夫已经看的很清楚了。相信天下人和后世子孙,也会看的很清楚地……。”

    元召一边扶着他往前走,一边暗自咧了咧嘴苦笑。人老成精,说的就是这些老家伙啊!归根结底,董仲舒和许许多多人一样,还是怕自己成为权臣,图谋这个天下呢。所以话里话外,总是埋下玄机。

    渭水石崖上,聚集了许多人。他们一直没有离开,都在安静的等待着这场会谈的结束。这其中包括跟着皇帝和元召从长安来的一些官员。董仲舒的大批亲传弟子和追随者。还有许多长安皇家学院的后生晚辈们……他们虽然并没有机会到跟前亲耳倾听元召和董仲舒的谈话,但所有人都预感到,这次谈话的重要性,必然会影响深远。

    看着苍老和年轻的两个身影在月光下逐渐走近,所有人都整

    理衣冠,恭敬相迎。董仲舒走到众人跟前,停下脚步回过头去,看到在皎洁的月光下,渭河水涨,石崖空荡。刚才的言犹在耳,风过处,却只剩了一地残影。他仿佛有片刻的失神,稍后,松开元召搀扶的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态度,当着千百人的面,泰山弯腰,躬身下拜!

    “元公,从此之后,当以天下苍生为念!”

    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以董仲舒今日的身份和在天下士族中的声望,以如此大礼相拜,恐怕就算是皇帝陛下,也有些担当不起了。换句话说,除了祭拜天地,整个天下已经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让他折腰。然而,他却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众给年纪轻轻的元召下拜,真是惊煞人也!

    元召也大吃一惊。他赶忙避让,不敢受他这一礼拜,同时心中已经感动不已。也只有他明白,董仲舒这一拜,代表的是天下所有士族的态度。有了他今天的明确支持,相信在今后的各方面变革中,阻力会减轻不少。这样的大礼,真的是太重了!

    “董师……你折煞小子了!”

    在一片肃然之中,元召连忙扶住董仲舒的身体,脸上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董仲舒微微的笑了起来。他想起这个年轻人曾经吟诵过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只是可惜,自己来日无多,已经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了。也许唯有用这样的方式,最后助他一臂之力!

    “元召,可惜你我相遇的不是时候啊……如果老夫晚生数十载,亦当拜在你的门下,执弟子礼,早晚听从教诲。想必学问会更上一层楼吧!呵呵!”

    豁达的笑声中,天地宽阔,胸襟无限。这位老人,甘愿以折损自己名望的方式,把年轻的大汉帝国执政者再次送上了另一座高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