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八十二章 十年又轮回(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这种触动内心深处的情绪,年轻一辈的人也许了解的并不那么深。但对于他们这些经历过自高祖皇帝开始,历经文、景二帝那几十年时间之内,屡屡遭受匈奴人侵犯的人来说,感怀自然不同。

    老郑的眼中掠过一丝悲伤,不过很快就消失不见。他举了举手中的酒,带着几分自豪说道。

    “明天我就约几个老伙计同去。帝国百年盛典即将到来,朝廷有司颁布了对以往为国牺牲将士的额外追封和奖赏。又拨巨资大范围修缮陵园……唉!我家那小子当年死在草原战场上,历年下来朝廷给的褒奖已经够多了,这次又得到这么大的荣誉。我们当然要去酌一壶酒,好好对他和他的同伴们说说呢……。”

    谁都听的出,这是一个朴素老人的真心话。为国捐躯者,在盛世和末世所得到的待遇自然不同。周围人脸上都露出敬重的神色,共同对老郑举杯,以表达尊敬之意。

    虽然,这些年里,大汉帝国又征服了许多地方,甚至打败了比匈奴还要更加厉害的波斯帝国。但在长安和天下的许多民众眼中,却都比不上对匈奴人取得的大胜利,更让他们心神激荡,感激涕零。

    而酒楼上许多并没有亲眼看到匈奴王进入长安的人,听到他们的谈论,也都有些兴奋起来。纷纷七嘴八舌的围过来探听具体详细情况。

    “这件事真的假的啊?匈奴王入朝,这这不是就意味着草原已经彻底归顺我们大汉了啊?”

    “当然,这还用怀疑吗?自从当初的漠北战役全部歼灭了匈奴骑兵的主要残余抵抗力量之后,距今已经又将近十年的时间。你们以为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大汉王朝的精锐军队在塞外都干什么啦?哈哈!镇抚威远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的。堂堂王师的手段,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故意压低了声音说话的这位,话外之音

    有些神秘。但旁边倾听的人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大家心照不宣,脸上都露出恍然之意。相传汉家制度,王霸并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威名远扬的大汉骑兵,手中的刀从来就不是吃素的!

    “汉军威武!国家屏障也……所有出征将士,都配得上他们该得的荣誉。”

    有人大声鼓掌赞叹,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这么浅显的道理,不用多说。大汉王朝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没有这支百战之师做后盾,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此过程中奋勇杀敌的先驱者,无论给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怎样的荣誉,都不为过。

    “诸位,帝国百年盛典,规模空前。一个匈奴王的到来,并不值得太如何重视。要知道,这次庆典意义重大,准备充足。据说是除了具有王者称号的天下各路诸侯之外,凡是臣服或者依附于大汉帝国的所有外邦藩属地区,都会有其王、头领、长老或者是掌权执事者亲自带队前来。大大小小算下来,应该也有百王之数了吧!这样的盛会规模和规格,恐怕自三代以后至今为止,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呵呵!这样的功绩,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了。当年一统天下的大秦皇帝秦始皇,自诩为千古一帝,天地独尊。如果他能够亲眼目睹今天的盛况,恐怕也会退避三舍,自惭弗如了!”

    有人振臂而起,当众慷慨激昂。他的话感染了所有人,酒楼内一片喝彩和赞同声。这并不是吹嘘或者是自夸,而是天下形势最真实的写照。

    酒楼中有少数从域外而来的使节,感受到了汉人民众的狂热和无比骄傲,他们默默地低下头喝酒,心中五味杂陈。本来在进入长安之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和许许多多不同的庆贺使团一样,还有些别的想法,准备在与汉朝廷执政大臣的单独会谈中提出来。但通过几日的观察,他们不得不在心中慎重考虑,然后开始重新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天下之中心长安,就是在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