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章 社稷江山重(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傲。

    皇帝并没有去翻开来看。他轻轻挥了挥手,有人捧走了这份奏章。似乎在案头多放一会儿,就会把他的内心烧灼成灰。

    “所有殉国英烈,如何追封褒奖,你们去商量着办吧……朕皆准。”

    东方朔忙俯首承命。皇帝既然已经做出这样的态度,有司官员当然要按照最高的标准来制定。东方朔想了想,又抬起头来轻声说道。

    “其他的人都好说。而镇北侯李广老将军一生为将,戎马征战。他的三个儿子,只剩下李敢一个人,其他二子都在前些年先后战死在匈奴战场上。而这次,李敢又不幸死在与波斯大军作战中……可谓是满门忠烈了。陛下,对于李氏家族,臣等认为理应特殊对待。”

    “准。朕听说,李家有少年孤才李陵,已经拜将西征。且作战勇敢,屡立功勋。既然如此,就把李氏该得的荣耀,都加在他身上吧。”

    “微臣遵旨。陛下,除了镇北侯之外,还有平陵侯苏建在波斯王城外壮烈殉国。有司和微臣议定,拟在其诸子中择其贤者,承袭平陵侯爵位,以慰忠魂……而考察诸子,唯有其少子苏武为可造之材也……。”

    皇帝低沉的咳嗽了几声。不远处的太监连忙过来伺候。皇帝皱了皱眉头,以目示意他们把端过来的水和手巾放到一边,不要打扰到尚令大人的奏事。

    东方朔虽然没有抬头,但他眼角的余光却微不可查的一瞥收回,心中不禁跳了一下。然后他若无其事的又把其他几个需要特殊嘉奖抚恤的人说完。在听到皇帝的明确答复之后,稍等片刻,见没有别的吩咐,他站起身来,拜别出宫。

    踏出宫殿的门口,东方朔没有走回廊的通道,而是直接走下一节一节的台阶儿,然后穿越广场,满腹心事地冒雪而行。宫殿重重,飞雪扑面。身后留下的脚印,显得是那么孤独而沉重。

    刚才他虽然没有声张,却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皇帝剧烈的咳嗽中,带着鲜红的颜色

    。就算是他很好地掩饰住,却也没有逃过这位智者锐利的目光。

    从皇帝这里,东方朔没有得到他最想知道的事。即便他明察秋毫,却也不敢妄加猜测皇帝的内心。更不敢去想皇帝陛下究竟想要隐瞒什么。因此,当他走出未央宫的时候,心中的慌恐不安,就如同这场纷纷扬扬的雪一样,凌乱而沉重。

    皇帝心中的惊涛骇浪,在许多事还没有明了之前,天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虽然自小喜文厌武,心性纯善,却有一颗善于忍耐的内心。而且,在某些时候会变得执着而坚韧。

    透过宫殿门口飘扬的雪花,看着在千盏宫灯光影里逐渐走远的身影。皇帝刘琚慢慢的摊开手掌,那一缕红色刺得眼睛生疼,想要流泪,却又终于忍住。

    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只认真研读圣贤的太子了,也不是那个跟在某人后面的少年。他是大汉帝国的皇帝,天下臣民的精神力量所在。而且,被他一直认为会指引他渡过整个皇帝生涯的那个人,他……也许已经不在这个世间了!

    终于想明白这一点时,皇帝的心中如同刀割般疼痛。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当初离开长安时的执手分别,竟会成为他记忆中最后的画面。自从当年密林相救,就被他认为无所不能的那个巨大身影,会在他们风雨同舟彼此相伴二十年后,突然消失,再也不能得见!

    然而,就算他一千一万分的不相信。就在此时,却也不得不开始动摇自己之前的执着。因为,就在两个时辰之前,皇帝收到了一封绝密的急件。上面所说的事,令他不得不信。

    如果说,整个天下的人,皇帝都可以选择不信的话。那么,他亲手赋予特权的这个人的亲笔信件,他没有办法去怀疑。

    因为,这个人是卫青。从小把他扛在肩头,保护着他成长的亲舅舅。

    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