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一十九章 雪满长安时(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绝无仅有的壮举。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原因,因此,如此重要的一次行动,是绝对不能有所闪失的。如果一旦出现波折,无疑会牵动许多人的目光。

    大汉十三万雄兵,自出玉门关,可谓势如破竹、风卷残云一般,接连大胜,捷报频传。当波斯数十万大军在西域灰飞烟灭,波斯王被传首长安的时候,所有人无不欢欣鼓舞,以为大局已定,千年功业将成。

    然而,世间事就是如此不可预测。谁又能够想得到,随着大军挥师西去,进入西方大陆之后,时间流转,战局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呢。

    当初接到西征军请求援助的消息后,朝廷从上到下都是颇为吃惊。西征军的军事胜利,在大瘟疫面前,变得不堪一击。皇帝和他的朝廷大臣们在第一时间就作出了紧急反应,几乎是以发动国家力量的代价,辗转山海,万里援助。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一些不好的消息陆续传来。长安虽然还是如往常一样,波澜不起。但在知道许多内情的人心里,已经是变得风声鹤唳,每当有西域来使,就生怕听到更糟糕的消息。

    不过,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并不是害怕就能够避免的。披着满身风尘的飞骑进入长安城门,留守尚台的官员终于接到了他们最不愿知道的军情。

    大瘟疫终究还是给汉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有许多将士为此而失去了性命。因为特殊原因,他们只能埋骨他乡,魂魄难归。说起来,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

    而与这样的伤亡比起来,随后发生的战争死伤,就更加令人遗憾。波斯人最后的疯狂挣扎,虽然最终还是被扑灭。但在此过程中,汉军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有许多英勇的将士在战斗中献出生命。这其中就包括平陵侯苏建和其他几位将军。

    这样的巨大损失,无疑令人震惊。尚台的值守官不敢怠慢,立刻禀报给尚令大人知道。东方朔闻讯大吃一惊,他急忙召信使详细的了解情况。等到他神态凝重的听完详细汇报之后,因为心里的紧张,手指把案头的信件揉烂了,自己都没有发觉。

    “如此说来,西征军岂不是大伤元气?汉国公他……怎么说?”

    一直以来在众人眼中

    都是睿智多才形象的东方朔,再也顾不得保持沉稳风度。他紧紧的盯着疲惫不堪的信使,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焦灼。

    “我从玉门关出发东来时,大将军交给的指令,就是信件上写的这些了……至于其他的情况,我并不了解太多。如果有最新军情,相信大将军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派人传送长安的。”

    玉门关到长安,沿途千里设有专门的快马驿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紧急军情。自西域和匈奴草原归属以来,所有西部和西北部分重大事宜上报朝廷者,都自玉门关将军府而出。

    这次的信使,却是个军中直莽汉子。说话直来直去,并不会多想。东方朔紧皱着眉头,没有得到他最想知道的信息,心中总是有些忐忑不安。

    让信使去休息之后,他又翻来覆去的把那几份急件看了一遍。这些消息都是自西方大陆飞鹰传至玉门关,再经过将军府整理之后转送到长安来的。看上去终归是有些笼统。然而,这位细心的智者,还是从中发现了许多不同寻常。

    与大将军卫青非常熟悉的东方朔,很容易就看出,这些信息都经过过滤,而且其中有卫青的气息。

    “为什么没有提到元召现在如何了?情况如此急迫,作为西征军统帅,他的一举一动至关重要……以大将军的谨慎细致,他不应该有此疏漏啊。怪……。”

    心存疑惑的东方朔,负手走出尚台。抬头看,天空阴霾浓重,又要下雪的样子。他微微叹了口气,转身朝未央宫门走去。本来还想去找御史大夫司马相如商议呢,但转念想到,这位挚友自冬来便犯了消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