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章 春雪飞煞(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亲口说过未来前景的人,都坚定不移的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好该做的事。这些都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和助力。

    这是元鼎元年的初春。这场春雪中的聚会,是元召和他的朋友以及追随者们在一场剧烈的变局之前,最后的一次筹划。

    此时此刻,在这些满怀壮志豪情的人心里,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繁华散尽,各奔东西后,下一次重新聚首,却不知道几人初心不改,又有几人喋血壮烈以殉家国!

    “陛下改年号为元鼎,和今年的出巡是有一定关系吧?”

    元召在踏雪回长安之前,长亭之中为他送别的董仲舒终于问出了他一直以来关心的一个问题。元召握住马的缰绳,笑着点了点头。

    “皇帝此次出巡,北至朔方,东到大海,规模将十分浩大。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将去泰岳之巅,封禅天下!”

    “原来如此!自秦始皇帝登泰山封禅以来,将近百年时光,这却是第一次呢。如此盛举,呵呵!可惜老夫却不能亲身参与了……。”

    元召听出了董仲舒语气中的落寞和遗憾。他免不了劝解几句,心中有着淡淡的愧疚。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位具有天人之姿的儒学宗师级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已经被不可避免的严重削弱。他的最后这些年时光,将会在长安学院中被消磨殆尽,再也难以达到那样的高度了!

    而且,就连封禅这样的大事,有关礼仪制度的制定,皇帝也并没有让这位当今儒宗第一人参与。而是把所有的筹备事宜,全权委托给了在学术上与前丞相公孙弘齐名的中大夫、左内史倪宽负责。

    好在,董仲舒是个心胸旷达的人,不会多所纠结。天气虽然是新年过后,但这般的雪中,还是有些寒气逼人。元召不禁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这是谁在念叨我呢?呵呵!主父先生、老董、老赵……你们都回去吧,不必挂念。”

    他一边说笑,一边翻身上马。诸事安排已毕,遂不再耽搁,自顶风冒雪,回长安去了。

    “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啊……咳、咳、咳……他这一去,总感觉到心惊肉跳,会有什么事发生一般。唉!”

    看到马上的背影逐渐被风雪吞没,强自坚持了许久的主父偃终于再也忍受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自去年冬天,他旧疾复发,已经数次咳血。只不过为了怕元召担心,几次见面都没有让他发觉。

    董仲舒和赵禹搀扶着他慢慢往回走,有些担心的看着他苍白的面容。这些年的共同相处,他们虽然各自的身份地位不同,却早已经都莫逆于心,视为至交。

    “其实,你应该让他知道的。元侯医术神通,说不定有办法替你祛除顽疾呢。”

    “不要再让他分心了!自去年至今,风云瞬息万变。他始终处在风口浪尖儿上,一个闪失,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如今他又定下如此大计,未来更是凶险万分……咳、咳!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加重他的忧虑呢?更何况,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我还能撑得住……咳、咳、咳!”

    “唉!但愿如此吧。希望他此行顺利,平安归来。”

    “都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这些年的大风大浪他都闯过来了,不过是随着皇帝巡视一趟而已……。”

    风雪迷离,掩盖了三个人留下的足迹。虽然说着一些互相安慰的话语,但心底的真实想法,却如同压在枝头的积雪,沉甸甸的无法化解。

    能够让大汉丞相、王朝双侯元召连打几个喷嚏的原因,当然是有人在此刻惦记着他,而且是不止一个人。

    长安城外,雪花纷乱遮住眼眸,万般柔情青丝如黛。身披红色貂裘大氅的女子,安抚好已经熟睡的小公子,然后掀起四匹马所拉的双辕豪华马车垂帘,最后看了一眼飞雪飘乱中的长安城门。大队精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