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九章 短兵相接(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鄙的手段控制宫中,妄图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是你没有想到吧,朝中自有忠正大臣在,岂容你的阴谋得逞!哼!”

    皇太后尖利的声音传到下面,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张汤回首看了一眼身后的庞大人丛,斗志昂扬,振臂大呼。

    “皇太后所言极是!臣等早就知道这厮的狼子野心,所以才会一直坚持不懈的与之争斗。今果然如此。元召,你竟敢在宫中做出如此事端,真是大逆不道,其心可诛矣!”

    张汤用手指着站在对面的元召,义正言辞,满脸激愤之色溢于言表。随着纷纷扰扰,元召却只是冷漠的看了看他们,大约估量了一下,果然反对自己的人势力庞大呀!朝堂上几乎有接近一半儿都站了过去。嗯,很好很强大!

    率先站到元召身后的东方朔,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角,低声问了一句。

    “元侯,今天所为不像你往日的作风呀……难道……”

    元召却并没有对他详细的解释。他只是点了点头,放眼望去,已经老迈的太中大夫郑当时等几位老臣,后进的才俊之士司马相如、终军、徐安之辈,包括后来进入朝堂的一批年轻人……他们都义无反顾站在了太子的这边。

    “当断则断,就在今天!天下大势即将大定,一个崭新的开始,更需要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局面……那么,就从这个朝堂开始吧!”

    他像是对东方朔一个人所说,又像是对身后的所有人说的。大家的眼中放射出光芒,因为都听懂了这句话中的特殊含义。

    “好!愿以元侯马首为瞻……。”

    含元殿中的局面现在有些乱。左右两列阵脚鲜明,而只有极少数的几十个臣子没有做出选择。他们有些不安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一个期待或者未知的结局。

    而那来自天下郡县间先期到达长安的二十几位诸侯王,心中的吃惊,比这些大臣们更甚。有些人抬头看着面无表情的元召,很是不明白这个让他们畏惧的人,今天到底想要干什么。

    淮南王刘安叹息了一声,终于移动脚步,走到了距离元召四五步远的地方。他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很明显,这就是他的态度。

    淮南王刘安的威望,非同小可。在刘皇汉室中,身为当今天子的皇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表态,会对宗室中人影响很大。

    果然,随着他默默走到支持太子队伍中的诸侯王有一半儿还多。剩下的待在原地观望,竟然无人站到皇太后的阵营中。宗室王们这样的态度,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不过,这会儿的张汤,既然已经得到了皇太后的亲自表态,而且支持者众多。他神态嚣张的看着以元召为首的对方人众,两方对比,似乎已经稳操胜局。遂对身边的廷尉点了点头,以目示意,可以开始了。

    “太后,诸位!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大家都支持皇太后听政。在陛下康复之前,有皇太后主持大局,我们都很放心啊!臣等一定群策群力,不敢懈怠半分,在这段时间,维护朝政的稳定,不负皇帝陛下和皇太后所托……。”

    韦吉不理会许多异样的目光,他站在大殿中央,慷慨陈词,声调越来越激昂,随后蓦然大喝一声,目露凶光。

    “……皇太后在上,既然您已经开始听政,臣大汉廷尉韦吉在此参奏,朝堂之上,有人大奸似忠,表面上看起来忠心为国,其实暗地里打着这个幌子,做出无数的大逆不道之事!老臣经过详细的查证,已经取得大量的证据,足以表明其险恶本质……。”

    这一下转变来的太突然,不管是哪一方阵营的人都有些目瞪口呆。先不说这还没有经过激辩讨论呢,韦吉就已经认定皇太后听政的合法性,而且在谁都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他忽然就开始重重的弹劾,而且听其话中之意,显然被参奏的对象具有不可饶恕的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