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难之际 家国舍我其谁(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之意。老夫阅历既久,识人也算深的了,冷眼观察之下可以看得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本心,甚至在一些事情上,哪怕舍命去为之,也不自惜。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啊!”

    从心底由衷说出这番话的董仲舒,脸上流露出悲天悯人的神色。他平静的看着医官替元召清理好伤口后,敷上药物,用干净的白麻布细心地包扎起来。然后那年轻人似乎是不以为意的挥了挥胳膊,见包扎之处没有什么妨碍,他呵呵笑了几声。

    “呵呵!老董,你知道吗?我最看重你的,就是能把浅显的事说出深奥的道理来!不服你都不行呢!嘿嘿。”

    董仲舒淡淡一笑,他知道元召故作轻松的开玩笑,是不想让他有什么感慨。只不过,他越是这样当做寻常,反而越让人佩服他的胸襟。

    “元召!你好好听着,以后行事绝对不能如此鲁莽。你的身上,寄托了很多人的期望,如果真的为了救我汲黯这条老朽之命而有什么三长两短,那我就万死莫赎了!这其中的重量孰轻孰重,难道你分不清吗!你记着,这绝不是我和你说的客套话,而是让你以后牢牢记住的教训,听到没有?”

    汲黯的脸色很难看,这既是因为自身的伤病疲乏,更是因为他要好好的让元召知道他自己最应该干的是什么。

    “放心吧!老汲,如果以后再遇到有不可为之事,我必定会在保护好自身的前提下,再去为之!”

    元召认真的对汲黯点了点头,表示记住了他的话。不管是汲黯,郑当时,还是主父偃、董仲舒,这几个人心中对他有怎样的寄托和重望,他其实都明白。

    “好了,汲大人,你就不要再板着那张脸啦。幸亏元侯及时到来,不仅救下来你的命,更是迅速理清了这混乱不堪的局面。这么短的时间内,到处已经井井有条安定下来,如此手段,郑某自叹不如哇!呵呵!”

    太中大夫郑当时由衷的赞叹了一句。元召的成长,他都看在眼里。几年以来,早已经算得上是功勋卓著的元召,并没有为了谋取什么私利而走进朝堂。然而在这危难之际,他却挺身而出,毅然而然地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谁也未曾想到,大汉尚书令这个职务的拥有者,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正式开始执掌权柄!

    午后的地震,对长乐塬上的各处设施造成的损害并不算太严重。这主要得益于所有的低矮建筑物都分布在平阔的地带。元召急匆匆四处巡视一遍后,放下心来。然后召集起赵远、崔弘等人,让他们带领着大家先不要急着清理,去往安全地带,做好善后措施。等到明日之后,一切稳定下来再说。

    安排好一切的元召,并没有耽搁工夫。他命令把那几艘在船坞中停靠的大船马上下水,领着人把有可能用到的所有物资装载上去,顺水而下,很快就来到了长安。

    人口密集的长安城内灾情,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天下稳定大计,首在长安!因此,这里绝对不能有失。

    元召赶到碰巧救下遇险的汲黯和那孩子后,面对着混乱的局面,根本就无暇细说其他。在此时此刻,他不再有丝毫的顾忌,当着来到近前的皇帝刘彻之面,主动请旨,愿意负起救灾大计。

    皇帝看到元召在这紧急关头赶到,他自然是惊喜交集,同时心中大定。把这件事交给元召全权处理,他很放心!

    于是,皇帝陛下在元召和臣子们劝说下回宫之后,元召便正式开始以尚书令的名义在一片废墟旁边发布命令。

    全部没有受伤的官民人等都被在第一时间组织了起来,去往南城外的渭河边搬运船上的物资帐篷等物品,在各处街道扎起帐篷布置安身之处。

    船上的东西当然是杯水车薪,元召协商太中大夫郑当时和少府官员以后,打开几处库府,动用国家储备。

    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