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四章 风吹草动 天下兴亡缘起(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鹰眼如钩,利爪似刀,盘踞朝堂,查奸纠恶,势若流星,飞扑而下,使屑小无处遁逃!这就是皇帝对于廷尉府的最高期待了。

    杜周很想做一个这样的人。起码做一个超越历任前辈,令人胆战心惊不敢轻视的大汉廷尉!所以他需要立威,打破几年来的平淡局面,磨刀霍霍,终于出鞘。

    “今有河间、济东、衡山、清河……等五六家诸侯王公子可以作证,元召曾经派人通过不同的方法,或者威逼或者利诱,想要让这些与他有种种利益纠葛的诸侯王们,听从他的意志,结成暗中的势力……其背后居心,细思极恐啊!”

    含元殿上很安静,静的连大殿门口侍卫们鞘中刀剑轻轻挪动的声音,都听的清清楚楚。几百人在此,鸦雀无声只是静听,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出口插话。

    因为,廷尉大人的这几句话一出口,这已经预示着今天开始的已经不是普通权力之争了,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龙争虎斗!

    “哦有诸侯王公子作证……可有证据来人,去呈上来。”

    从九龙台阶之上飘下来的问话,和这春天的风沙一样料峭。虽然没有任何倾向,也没有任何温度,听在耳中,已是令人不寒而栗。

    听到皇帝终于开口相问,杜周心中暗喜。他知道有一道裂缝也许已经打开,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将会很关键。不过,他并不担心,不管成败如何,廷尉府职责所在,都是有功无过的局面。

    大汉廷尉精神抖擞,奏章虽然还没有念完,但意思已经说明白,想必所有大臣也都听清楚了。目的既然达到,具体细节就让皇帝陛下自己去斟酌细看吧。

    由河间王公子刘东方几人都签字画押的供词,被放在内侍手中的托盘里,小心翼翼的躬身走到御案前,竹简不过一卷,重量却似千钧。

    皇帝刘彻垂下眼帘,淡淡的瞟了一眼,然后随手拿起来想要展开看时,手却又忽然停住了。东方朔偷眼看的明白,他心中一动,果然看到皇帝前倾的身子又重新坐直,有许多很微妙的情绪,在这片刻之间,也许在不为人所知的内心发生过一场山呼海啸。

    “今日朝会……朕有些意外啊!这么平常的日子,竟然会有大事发生呵呵,好吧,廷尉且请回去坐下,不妨稍待片刻。朕想要听听,大臣们关于今天的这两件事,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皇帝的语气有些奇怪,不过杜周并不以为意。这位自诩英明神武的天子内心是如何的猜忌多疑,许多眼明耳聪的大臣早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他绝不相信,皇帝对于牵扯到诸侯王的事会不为之所动。因此,施礼归座后,他与某几个人的目光对视了一下,便得意洋洋地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片刻的沉默过后,主爵都尉汲黯刚要率先站出来,不过已经有人抢在了他的前面,是坐在丞相之下的那个人。

    “陛下,臣有话要说!”

    见是御史大夫张汤,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脸上不动声色。而汲黯、东方朔等人脸色更加沉重,谁都知道,张汤这狠人与元召有解不开的冤仇,他现在站出来,绝对没有什么好事。

    “卿可是为了刚才之事吗?御史大夫有话尽管说来。”

    “启奏陛下,您误会了,臣却不是为了这两件事。想那皇室的宗法规矩,乃是高祖皇帝所制定,臣本来就无权置问。而廷尉大人独立行使国家法权,为国查奸纠恶,身为臣子的,更是没有插嘴的余地啊!”

    张汤就是张汤!此人从一介小吏爬到今天三公的地位,行事手段的厉害非是旁人可比。只这寥寥几句话,就把想要替元召辩解说情之人的说辞都堵住了。是啊,皇室宗法和国家法度所在,不相干的臣子乱说什么话呢!一切唯有圣裁。

    东方朔心中暗自焦急,他非常希望听到皇帝出口否决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