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二章 朝堂生变 长安风起云涌(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徐氏家族把持的东海冶盐,流通半个天下,用富可敌国这个词来形容,也已经远远的不够了。其余类似于他们的十几家大商遍布各个领域,都是让人仰慕赞叹的存在。有钱、巨豪!从此以后,逐渐开始成为许多人毕生追逐的目标。

    在这个春天,来到长安的商人们有很多。有些是怀揣着发财的梦想而来,有些则是消息灵通些的,为了西域商路的开通和那位年轻侯爷的婚事特意从千里之外风尘仆仆赶到,只是为了在寻找机会的同时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来自河南之地的卜式就是这些商人中的一员。卜式今年三十多岁,为人质朴。他的家族在河南郡虽然算不上是豪门,但也是一方的富商了。

    卜式家族的主业是畜养骡、马、牛羊之类,他们兄弟二人继承家业之后,也算是生当其时,正赶上汉匈交恶,开始大战。在几次汉军取得胜利之后,无数来自草原的俘获运回汉朝境内,其中就包括数以百万计的牛羊马匹。许多从事南北贩运的商人都发了大财,而卜家自然也不例外。

    卜式虽然是商人出身,而且又年纪渐长,但他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凭着自己的观察力,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也许是历史上一个最好的时代就要来临了。每一个有能力的人,只要抓住了这其中的任何机会,将都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燕北的聂家,能凭着机缘巧合平地封候,那别人又为什么不可以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心性坚定的人,从来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于是,在听到大汉朝廷正式决定了开通西域的计划后,卜式义无反顾的从河南踏上了来长安的行程。

    所谓“欲达北海者,需附鲲鹏之尾翼”!想要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乘风而起,就需要选定一个方向和正确的引导者,那样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卜式眼光毒辣,在朝堂衮衮诸公中,他选择的追随者是那位最年轻的侯爷元召。

    作为一个普通的汉朝人,名叫卜式的男子生性质朴,待人实诚。而作为一个商人,他则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他就在仔细的收集和观察着关于元召的一切消息。这么多年来,通过把搜集整理来的所有情报分析过后,元召所做过的一切都让他震惊不已。

    所以说,世间什么事都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只要细心观察了,就一定有收获。卜式很细心,而且他已经观察了好几年,才做出现在的决定。那么他在未来得到的收获,也必将是无比巨大。

    不过,现在在长安城内正要想尽办法见元召一面的卜式,他自然还不会知道自己未来的前途。他现在最大的奢望,就是这位已经名满天下的元侯能够抽出一点儿时间,听听自己对一些事的看法。

    然而,在这个档口上,想要找机会见元召的人太多了,如他这样的人进到侯府又谈何容易。卜式已经在长安城中待了很久,期间虽然结识了大批的同道中人,也算是一大收获。但始终没有见到过元召一次,不免心中很是失落。

    好在,听说元侯的大婚之期日益临近,等他忙完这一阵后,应该还是有机会的。听说那位年轻侯爷很是平易近人,待人接物并不看身份高低。长安风物繁华无比,在此多盘桓几月长些见识,也是一桩美事。

    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卜式和近日新结识的一大帮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商人们停留在长安,每日里饮酒高歌品尝美食,日子倒也快活。

    只不过,今日听到些传闻,大家伙儿的心中忽然就有些忐忑起来。酒既无味,菜也难吃,虽然还不知道市井酒楼间所传的是真是假,但这终归是一个不好的消息,每个人的脸上便都带了疑虑之色,聚在一起,低声谈论着。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几乎可以说是毫无预兆。即便以长安人对朝堂之事的极度敏感性,都没有人能提前想到,有人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