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七章 赤火流云 人扬眉剑出鞘(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后迅速的分成了几股,从不同方向往这边冲杀过来。乌云偶尔散开,阳光投射下来时,反射了刀剑的光芒,这边的所有人已经都看得清清楚楚。冲在最前面的那些江湖人士已经杀到了那片缓坡地带,然而很奇怪,从这里望过去,那一片地域空空荡荡,安安静静的,长乐塬上的人竟然没有一个出来阻挡的。

    “我大汉之人只知道西域诸国三十六,却不知道从这些国家再往西去,还有我们所未知的西部大州国家无数呢!而且,在那些国家的古老流传中,有着并不亚于我们华夏神州的文明。尤其是这等天文望星之术,与我们中原流传的大为不同,自有其独到之处。”

    皇帝听他说起这些,眼中开始流露出几分兴趣。中原从夏商周王朝开始,自古以来就有占卜星象问苍生祸福的神秘术法,虽然真正懂得传承者寥寥无几,但历代的帝王对于这些都有着浓厚的探知欲。他刘彻自然也不例外。

    “那么,元卿,你说的这些,和这座望星台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众人紧张的看着那些来者不善的江湖客们越来越近的时候,皇帝却转过了身来,不再去关心即将面临的危机,反而饶有兴趣的和元召交谈起来。

    “陛下,这其中当然有着极大的关系。自古以来我们华夏文明的发展,除了充分运用我们自身的智慧之外,积极的去探知、发现和吸收中原以外的文明,然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才出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那样璀璨的时代,给我们留下无尽的精神宝藏,供我们从中吸取营养,壮大整个华夏民族的未来。”

    皇帝脸上的兴趣越来越浓,他好像隐约知道元召接下来将要说什么了。而众位臣子中的某几个绝顶聪明之辈,也悄悄地竖起了耳朵,虽然眼睛还在紧张地盯着远处的刀光剑影。但已经在用心的听了起来。

    “陛下想必还记得吧?当初臣提出建这座长安学院的时候,对陛下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萃取天下九州之精髓,为我大汉之所用!臣听闻极西方有国,其天文历法物理学术可能比我们的更有独到之处。所以臣就预先建造了这座望星台,准备时机成熟的时候,去把他们的成果拿过来,放到这望星台上,好好的研究研究呢!呵呵!”

    许多人听的目瞪口呆,什么叫把人家的成果拿过来这世间不管是哪个国家,谁不是把自己的文化精髓视若国宝的?谁会拱手相送然而皇帝却听明白了元召话中“拿过来”的本意,在这一点上,他早就知道,这位年轻的重臣骨子里和他是一样的人!

    “好!只要有比我们好的东西,不管那些国家离得大汉有多么遥远,元卿要是有决心有办法办得到,朕一定会无条件支持,绝不含糊!”

    “陛下放心,凡我大汉所需者,无论天涯海角,臣也会竭尽所能,使其为我大汉所用。”

    “好好好!你想如何做,可具折奏来,朕必准之!朕不负你,相信你也必不负朕!如果需要调动何处兵马……是需要细柳营的黑鹰军出动了吗?”

    “呵呵!陛下,这次好像已经轮不到他们了……。”

    他们君臣两人在这里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却早已急坏旁边的人。其中凤九和李敢最为焦急,他们两个人是这次御驾出宫的安全负责者,这会儿眼睁睁地看着几千的江湖高手汇聚成了黑压压的人群,在各自头目的带领下,越过那片缓坡地带,卷地而来,马上就要进入长安学院的范围内了。可是在这样的紧急时刻,不仅皇帝没有下令羽林军去拼杀迎敌,就连元召和长乐塬上的人也一点儿表示都没有。在那么大的一个范围内,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去抵挡的,这、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元侯……形势危急矣!末将愿意马上率领羽林军去截住这些来突袭的人。你们和诸位大臣,赶快先撤出长安学院吧!元侯……!”

    李敢终于忍无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