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九章 何为先 孰当重(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种种的阻力,而没有能够实现。今天倒是一个好机会!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对东方朔点了点头,然后向暗中招了招手。

    “老凤,你跟着走一趟!带上此剑,知道该怎么办吧?”

    “遵陛下旨意,老奴明白!一定不负使命。”

    名叫凤彦之的西凤卫大统领躬身接过了天子剑,铁掌如钩,握中的此剑虽然轻飘飘的,但一旦出鞘,当震怒雷霆,重若千钧!

    “真是岂有此理!朕不过出宫两日,就发生这样的事。如果不是李敢来报,朕还被蒙在鼓里呢!这是想要干

    什么?哼!也太不把朕放在眼里了……你们做得好大事!”

    皇帝声音低沉,带了愤恨。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左右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东方朔偷眼看了看他的脸色,叹了口气,心中有着深深的担忧。具有大智慧者,察言观色,细致入微,能见人所不能见,查人所不能查。皇帝没有立即表态对罪魁祸首之人怎样处置,就已经说明很多东西了。

    江都王刘非,当今第一跋扈王爷,从小与皇帝一起长大的兄弟。李延年,后宫最受宠的美人李婉玉亲弟弟,同时还是侍奉皇帝身边的宠幸之人。更何况,这后面还有王太后的影子在内……面对现实,在怒意之外,皇帝陛下的心里恐怕在第一时间就倾向于和稀泥了吧?

    果然不出他所料,李敢与凤彦之走后,经过稍微沉默,皇帝稍稍舒展了眉头,似乎是已经拿定了主意。他命令侍卫去分头传召,让随驾而来的十几位重臣马上前来议事。

    冬至节祭告高庙这样的重大活动,朝中重要大臣无特殊原因,一般都是要伴驾随行的。本来一系列的仪式都已经进行完毕,待到午后下半晌就可以返回长安了,忽然听到皇帝陛下又紧急召唤,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要这么急。难道是雁门关大捷的事那也完全可以等到回去之后在朝堂上再计议嘛。因此,心中各怀猜测,来到皇帝处。

    “诸卿,雁门关大捷,我汉家将士大败匈奴,这件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众臣心头一松,果然是因为这件事。虽然皇帝有些急躁,但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利,值得提前祝贺。早些知道皇帝意图的东方朔等人则心中暗赞皇帝手段高明,不动声色以雁门关大捷为契机开始布局。

    不过还没有等到他们一起赞颂贺词呢,皇帝刘彻又已经先开口了。

    “好了,别的话先暂时不用多说。现在朕有几个决定,需要诸卿马上去办。”

    众臣咽下到嘴边的话,抬头静听皇帝陛下旨意,不明白有什么吩咐需要这么迫不及待。这时帘幕微动,太子刘琚走了进来,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在后面和卫夫人说笑呢,皇帝派人把他也叫了过来。未及行礼,刘彻摆了摆手,让他站那儿听着。这位太子自然是一头雾水,规规矩矩的站在了旁边。

    “朕已经决定,对于这次参与北疆匈奴作战的将士都予以重赏。丞相,你们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在朕的得胜将士班师之前,这件事一定要做稳妥。记住,是重赏!就不要仿照前朝的那些旧例了,要破格些。明白没有?”

    丞相公孙弘点头允诺,表示明白。他与几位同僚对视一眼,都在心中暗自艳羡。听皇帝话中的意思,这次是要顶格赏赐啊,如果参照东越、西南夷等前几次平叛的封赏规格,那么这次军中可能会有一大批有功者得以封候进爵了。血染簪缨,马上封候,果然是令人又羡慕又赞叹的事!

    “另外……无论是平灭真番,还是大胜匈奴,有一人居功甚伟啊!唉,如果不是高祖皇帝给后世立下了白马之盟,非刘氏不得封王……朕却是有些为难呢!丞相,御史大夫,你们说说,对此该如何封赏呢?呵呵!”

    什么什么没有听错吧!皇帝想要打算以王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