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九章 辽东雪 塞上风(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p>

    以大嗓门儿的公孙戎奴领头,几千名汉军将士整齐的大声呐喊,声音威武而雄壮。那些远处观看的真番民众不禁心中暗叹,有这等强军,而卫王还去招惹,真是自作孽而不可活呀!/p>

    元召呵呵笑着,给太子介绍过各位有功人员,刘琚态度和蔼,一一慰问嘉勉。他虽然年龄尚幼,但终究是大汉的储君,未来的帝王,谁也不敢轻视半分。得到他亲自勉励的人,都喜笑开颜,与有荣焉。/p>

    当下来到景阳宫中,大略听元召说起战争过程和俘获的卫王等人情况,刘琚便只是频频点头,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其实他的内心深处,早已恨不得大家赶快离去,他好痛痛快快的拉着元召,好好听他讲是怎么去把那位淮南的表姐救出来的。/p>

    也不怪他如此着急,相比起这些军国大事,其实这位十四岁的太子更在意的是元召心里有没有忘了自己的大姐儿素汐。/p>

    看着他心不在焉的样子,元召对他使个眼色,示意他要注意自己的威仪。这些真番投降的贵族臣子们现在的心理敏感,一点点儿轻微的举动,有可能就会引起他们的胡思乱想,在大汉的镇守官吏还没有派来之前,还是需要好好抚慰的。/p>

    所谓的等到太子接收,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仪式而已。只要他出面了,就已经达到目的。所有的繁琐事宜,自有属官们去完成。元召其实早就列好了一个章程,递过来给他看时,刘琚根本就无心细看,他对元召自然是绝对信任,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这也是临来之时父皇的吩咐。/p>

    大汉太子在那个章程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征东大将军的名字并列,这便算是他们两个人的决定。/p>

    一切准备妥当后,元召当众宣布,经太子殿下同意,准予当地民众的所请,把这三千里土地去掉真番国号,正式归入大汉所辖,不日将有皇帝陛下派出的官员来划分郡县,分别治理,各种规章制度、民生福祉与大汉子民一体无二。/p>

    以大汉天子名义开库府,赏赐远征将士。并派出专人登记户口,按人头开始赈济灾贫民众米粟财物不等。反正这些都是卫王历年来搜刮的民脂民膏,正好拿来收买人心,安定局势。大汉朝现在不缺这点儿钱。/p>

    然后遴选有功人员,随太子赴长安未央宫觐见皇帝,听候封赏。卫王及其随属臣等一并押赴长安,宫阙罪裁。/p>

    类似的措施有条不紊,方方面面的安排下去,局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稳定了下来,民心大安。短时间内治理这样一个小国,对于元召来说,完全搞得定,何况还有崔明贞等人在旁边尽心竭力的协助,不到几天的功夫,已经尽皆欢喜,街市如常。/p>

    不过还有一个特殊的人,需要特殊对待,那就是大王子卫离人了。他虽然走出了叛逆的一步,但因为特殊的身份,他心中的忐忑不安,比别人还要强烈的多。他不知道,等待着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什么,因此与那些投降贵族们的期盼不同,这几天情绪有些低落。/p>

    好在他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元召与他单独交谈过一次后,这位大王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元召给了他一个最安心的承诺,归长安后,他会上奏皇帝,赐封卫离人为国侯。并答应他的个人请求,让他入长安学院修习汉学。/p>

    卫离人大喜,他为人好学,一向倾慕汉家文化,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是求之不得。连连拜谢,然后安心的回去做起身准备了。/p>

    “元哥儿,长安学院将来改成王子学院得了,已经有好几个藩国王子要去了啊,会有的热闹了。呵呵!”/p>

    刘琚终于得到和元召单独的机会,神情很是兴奋,说话也随便了起来。/p>

    元召也笑了,其实这也是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