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魂魄毅兮难回家(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色已经日暮时分,见岸上水墙后防守的真番士卒稀稀落落的,显得十分冷清。料想是军无斗志,都龟缩起来了,遂吩咐各军今夜好好休息,做好战前准备,明日共建奇功。

    载着真番使的那艘小船划到江岸边,几个人登岸之后进入城内,卸去伪装恢复成本来模样,却是几个精明干练的汉子。他们互相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残忍的笑意。

    “哈哈!汉朝的军队也不过如此。虽然人多势众,但军律松懈,又骄傲自大,今夜,大事可成矣!”

    “哼!只是那汉朝的将军十分可恶,言辞间竟敢如此轻蔑我父王,要不是师兄暗中制止,我早就一刀斩下他的头颅了!”

    其中一个年轻男子脸色骄矜,在侍从帮助下脱去普通衣服换上原来服饰后,赫然是王子的身份。原来此人正是真番王的小儿子卫无忌。

    “王子不必心急,两国交战,杀一个区区的领兵将军有什么用?汉人有句话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一举歼灭来犯之敌,一时小小的忍耐,还是值得的。师父曾经数次对你说过,心性尚需磨练,否则难成大事,这一点却一定要牢记啊!”

    领头的是个身材结实的中年男子,他名叫全都,乃是王子卫无忌的同门大师兄,在他们门中威望甚高,一向为众师弟所信服。这次卫王举国动员,抗击汉军,甚至亲自去青瓦山庄请动了玄刀门大宗师金永吉出山相助,一众门下弟子们便也跟着师父下山来助力。

    金永吉作为极负盛名的武道宗师,在真番这三千里土地上是一个传奇。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只知道他三十年前孤身渡海至此,以手中一把玄铁宝刀创下无敌的名头,威震四方。然后开山立派,在青瓦山庄创立了玄刀门,为此间民众所仰慕敬畏,拜在其门下执弟子礼者,达几千众。

    金永吉的赫赫威名,连真番王都要加以笼络,卫王的几个儿子都曾在他门下学艺,三王子卫无忌更是常年在山庄侍奉。不仅王室如此,一些贵族大臣家中的子弟,也有许多拜在玄刀门中,习练武艺。可以说,青瓦山庄在真番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次与汉朝开战以后,金永吉被卫王请到王险城坐镇,也好鼓舞士气。原来,这位武学大师不仅武艺已达化境,还是一位胸有韬略的谋略之士。见卫王与国相将军们在日夜策划应对汉军攻势的对策,他在旁倾听良久之后,轻描淡写的献上了一条小小的诱敌深入之计。

    听到三万多汉军分两路大举进攻真番,卫王右渠心中还是有些恐慌的。他当初之所以在边境挑起战火,不过是贪图那逃亡到此的齐王世子刘玄献上的几船宝物,答应替他出气而已。恰逢匈奴单于又派使前来,说让他配合匈奴的行动,扰乱汉朝边境,使汉人在北疆一线东西迎接不暇。并答应下他,如果匈奴将来取得大胜,就把整个辽东之地划给真番,成为他卫右渠的国土。

    面对这样一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刚刚登上王位正是野心勃勃的卫王又怎能不动心呢?可是等到真的惹恼了汉朝皇帝,派大军汹涌而来的时候,长期形成的附庸心理,使他又有些畏惧和退缩起来。不过在随后听到金永吉的分析和计策后,他的眼中又重新放出光来。

    是啊!金师说的太对了,真番这处寒冷偏僻之地,相隔中原太远了,对于这块土地,在长安城中的汉朝皇帝恐怕不会有多大兴趣的。劳师远征根本就是得不偿失,他们又得不到什么好处。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借这次机会,狠狠的打击一下汉人,让他们再也不敢轻易的派兵来侵犯。

    金永吉冷淡的口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之意,他似乎非常了解汉朝皇帝的心理。虽然卫王和臣下们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但对他所说的道理是很赞同的。匈奴人把汉高祖包围在了白登山迫使他屈服,从那以后的这么多年里,汉人就一直乖乖的忍受着匈奴人带给他们的羞辱,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