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密计藏袖底 千钧系于身(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动刀戈而使匈奴永远称臣了!

    当时,高祖皇帝认为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可以暂是作为权宜之计。于是就选了一位皇室最美的公主,奔赴草原,远嫁匈奴。而娄敬就作为特使随着出使匈奴,与单于订立了和亲之约,并因为这件功劳而封侯拜爵。

    匈奴单于当然对来自汉室的高贵公主喜欢的不得了,从此以后,和亲就作为了一种前例,尽管已经换了三代单于王,但是这一项要求一直不绝。

    公主和亲策,虽然在朝廷官方的史书记载和宣传中,一直是说成一项利国之策的。但在许多汉家儿郎的心中,这却是一种国耻!

    而这次将要去往草原的女子是素汐公主,也就是皇帝上次册封的利安公主。

    本来有传言皇帝上次已经取消了这个决定,但这次又有更加准确的消息是,等到开春以后,送利安公主去草原和亲的队伍就要出发了。

    而新任大行一职的王恢据说就是皇帝钦定的送亲使节,将全权负责这次的和亲事宜。并且先遣的队伍已经开始去到两国边境做预先安排去了。

    这个消息,不禁又让人对身在建章宫中的那位小公主心中怜悯,果然是生在帝王家,命运不由人啊!

    所以此时的建章宫中,因为利安公主的事,连带着小公子册封太子的喜悦也减去了大半。

    卫夫人此时静静的坐在那儿,一针一线的仔细缝制着几件衣服,脸上神色看不出什么,只有紧蹙的眉头间隐隐露出几丝烦忧。

    这是三个孩子的棉衣,她虽然已经身份尊贵,但这些活计,这么多年来,她从没有假手过别人,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细细缝制而成的。

    突然她轻轻地“哎呦”了一声,尖锐的针头扎进了指间,有鲜红的血珠从嫩白如春葱的手指上涌出来。

    正在一旁的案子上认真的描摹着一副图画的小女儿云汐连忙跳过来,一边惊呼着,一边用丝巾帮母亲扎住了伤口。

    她抬头看了看母亲的脸色,见有些苍白,担心的拉住了她的手,眼泪就要流出来。

    卫夫人微微叹了一口气,把云汐的头揽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温言安慰道“不用紧张,没事的,只是最近总是有些神不守舍罢了。”

    云汐乖巧的点了点头,她的年纪虽然幼小,但一直很懂事,也很听话。她知道母亲忧心的原因,是为了大姐儿,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呢?唯一能做的只不过就是这些天一直陪在她的身边罢了。

    云汐小小年纪,自然不会明白世事多艰的道理。从心底深处,对于自己的父皇还是有些怨意的。他的手下有那么多的兵马,为什么非要让素汐这个小小的女子去承担那么重的任务呢!

    还有小琚儿,给他安排下那么多的功课,教授他的师傅们都那么严厉,自己只不过是偷偷去看了一次,就被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可怜的小琚儿,现在连经常陪在母亲身边的机会也不多了。一个太子的位置就那么重要吗?云汐不能理解,只是……好怀念从前三个人在一起无忧无虑玩耍的日子啊。

    门口有脚步声响起,夹杂着侍卫们恭敬行礼的声音。云汐知道,一定是父皇来了。她连忙从母亲怀中站起来,安静的恭立一边,等着父皇进来后行礼问安,这是皇家公主的礼仪规矩,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天子刘彻龙行虎步的走进来,摆了摆手,示意躬身行礼完毕的宫女内侍们都出去。随后看到了在旁边的云汐,随意问了她两句,然后让她也一起出去了。

    室内安静下来后,他坐到案旁,看了看去起身给他倒茶的卫夫人。

    “怎么啦?脸色怎么又这么不好。”天子温语垂询。

    “没什么事的!可能是最近忧虑过多的缘故吧。陛下无需担心。”

    一盏清茶,放到案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