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沧海珠有泪 滴落明月边(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宫墙外月色中打落自己羽箭的人,他曾经为此心情郁闷低落了很久,一度成了他箭术修为上的一个魔障。

    “你是不是那夜在宫外的那人?”李敢语气有些严肃。眼前之人虽然有着侯爷的称号,但他并不会放在眼里。

    “哦不知道你说的什么。”元召头都没抬,漫不经心的嘟囔了一句。

    “你既然有本事夜出未央宫,就不要对自己做过的事不敢承认!胆小鬼,哼!”李敢眼神锐利,咄咄逼人。

    “哎,我说,你既然那么有本事,就不要在这宫中看门护院了吧,去雁门关外啊!你的箭应该射向匈奴人的方向,那儿才是你们父子的主场。”元召针锋相对,话不饶人。

    “你……小儿只会逞口舌之厉!却懂的什么。”不能如父亲那样纵横边关、杀虏敌酋,正是李敢的心头遗憾。却被这小孩子揭了伤疤,不由得有些羞怒。但又不能对他怎么样,只得恨恨的打马跃到前面去,不再理他。

    元召笑着撇了撇嘴,老李一家人虽然素称忠烈骁勇,但都有心高气傲的坏毛病。可以说,从李广到他的儿子李敢,再到后来他的孙子李陵,一代比一代心气儿高。

    老李跟自己斗气,自己抹了脖子自刎而亡。小李跟霍去病斗气,被更骄傲的小霍一箭射杀了。等到小小李,跟气节斗气,结果丧身辱国,埋骨大漠。这一家人都不得善终的悲剧,与骄傲是脱不了关系的,以后找机会好好挫挫其锐气还是对他们有好处的。

    来到未央宫,李敢把元召交给等候的侍卫,再不看他一眼,气哼哼的转头走了。殿内,皇帝刘彻孤独的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板着脸看着垂手而立的人,好半天没有说话。

    “自己说说吧,谁给你那么大的胆子!竟敢带着大汉公主夜出禁宫。你可知道这是多大的罪过?哼!”沉闷的声音从高处传来,带了帝王威严。

    “靠!带你家女儿出去散散心,让她高兴高兴而已,这算是什么罪!倒是你这做老子的狠心,要把她往火坑里推啊!”元召脸色不变,暗中腹诽。

    “陛下,小子本是出身山野,自幼随了师父流浪四方,不太懂这些规矩,还请陛下恕罪。”他装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

    听到他这样说,刘彻神色动了动,有些释然。

    “小子,看不出来,本事不小啊!听侍卫们说,竟然能穿越深宫,飞檐如履平地。啧啧,好功夫!”刘彻转换了语气,带了一丝调侃之意。

    殿角不远处侍立的内侍和宫人们都心里吃惊,皇帝用这种口气对人说话,是极其罕见的事。

    元召也有些愕然,您好歹都赏了一个侯爵的封号了,还这么小子小子的叫,让人情何以堪啊!

    “哦,回陛下的话,小子自幼虽然也曾学的些粗浅功夫,不过都只是些防身健体之术罢了,却是不值一提。”

    话音过后,又是一阵沉默。刘彻没有再就这个话题为难他。摆了摆手,殿内所有侍从人等都退了出去,四周安静下来。

    “你可知道,利安公主这个封号意味着什么吗?”冷淡话语,隐含沉重。

    元召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并未正面回答,只是低低说道:“斑斑青史,尽是血泪。莹莹白骨,曾经红颜!”

    御座后“咔嚓”一声轻响,似乎是有什么东西被抓断的声音。

    “你又懂得什么!家国大义相比起儿女私情,孰轻孰重,朕心里比谁都分得清。素汐是朕的骨肉,难道朕的心里就会那么好受吗?”刘彻的声音带了激动。

    一直以来他的屈辱、难受、不甘、愤懑……身为天下至尊,无人诉说,只能郁郁心底,无可排遣。

    今天也不知为何,此时此刻,竟然莫名对金阶下的这个只有八岁多的孩子产生一种信任。从未宣之于外的情绪脱口而出,激动下手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