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六十三章 十万重甲星光寒(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感到最安心温暖的保证。

    流沙口对面的波斯人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就在他们抱怨着夜晚的寒冷,而无奈的吃下分配到每个人手中刚刚可以饱腹的粗糙食物时,这边的汉军却在享受着美味的大餐。

    肉类,粮食,新鲜蔬菜……堆积如山的各种补给供应,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源源不断的自玉门关运送到这里来。虽然只是战争最前线的临时营地,在保障战士们休息饮食方面,却一点儿都不糊弄。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如果不是面对着十万敌军的大战随时就会爆发,还以为这里是大后方的军中疗养地呢!

    这样优厚的后勤保障条件,不要说在从前的战争中闻所未闻,就是大汉王朝最近几年的对外征战,也从来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水平。而这一切的来源,自然就是现在统帅营帐中做客的那些人带来的。

    悬挂的牛皮纸油灯,光线显得有些暗淡柔和。如同挂在帝国年轻重臣脸上的笑容一样,虽然不显一丝凌厉,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忽略这其中透露出的每一个信息。

    席地而坐在这座普通营帐中的二三十人,互相之间显得有些拥挤。如果放在汉朝疆域内的大江南北,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可都是显赫一方的大人物。

    通商天下,富可敌国。无论是身价还是影响力,都绝对非同小可。就算是在郡守、诸侯面前,也是能够享受到特殊待遇的人物。

    然而,当不久之前他们听从召唤,千里迢迢从长安赶到玉门关,再从玉门关直接来到敦煌最前线,在这个大战之前的夜晚聚集在元召营帐中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嫌苦嫌累,更没有一个人抱怨什么。恰恰相反,这些曾经推动大汉王朝经济发展的大商巨贾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以在这间局促的帐篷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感到无上的荣耀。

    “你们其实不用这么辛苦的,在玉门关等消息就好。毕竟两军阵前刀枪无眼,箭矢无情,万一有什么损伤……我却问心难安啊!”

    元召淡淡的笑着,语气中有些无奈。这并不是他的谦逊之词,而是心里话。就连他也没有想到,这些人想的太周到了。不仅把大量的军中补给物资亲自运到流沙口来,而且还都表明态度,要亲自见证元侯和汉军的这场伟大胜利,在后面擂鼓助威摇旗呐喊。

    “元侯说的哪里话来!问心难安的人,恰恰是我们才是啊!”

    元召话音刚落,已经有人站起身来,神色诚恳,慷慨激昂。身为东海徐家的当家人,昔日的公子徐乐,早已成长为坐镇一方控制半个天下盐业的风云人物。这次他和聂家公子作为领头人,远赴西域而来,一切都是以绝对听从元召的部署为唯一目标。

    “徐公所言,也正是我们想说的话。元侯,没有您,哪有我们的今天呢?如今您亲自率领大汉军队甘冒矢石,浴血奋战,还不是为了替我们身后的这个国家去开创一片更辉煌的天地……我们作为这其中最直接的受益者,自愧没有力气追随元侯上阵杀敌,但略尽微薄之力,做这些区区小事,还是可以办到的。呵呵!”

    听到聂家公子的肺腑之言,其他人也随着纷纷出言赞同。自从听到元召召唤,他们便敏锐的意识到,大汉帝国的这次大动作,很可能会带来新一轮超出所有人想象的财富掠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不牢牢抓住,一旦错过,那就追悔莫及了。

    元召也笑了起来。和这些人打交道,反而比任何人都轻松。他能给他们指明财富的道路,他们便死心塌地的追随支持他到底,这就足够了。

    “好!既然来了,那就好好看看吧。看看用你们的赋税所培育出来的大汉帝国锋芒,是如何展现他们的力量!”

    听到他话语中的坚定执着,无论是商人们还是将校们无不信心大增。他们拍案而呼,击节赞叹。是夜,阖营皆欢。

    而在不为人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