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五十七章 帷幄天下掌中藏(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惊人的。不光是作战部队需要精良的给养,就连大批战马、骆驼的草料等需要,也是一件十分耗费力气的事。

    更何况,波斯王和随军东征的那些贵族、将军们,还需要维持舒适的享受。虽然是在作战期间,必要的排场以及美酒、美食、美人歌舞等,却是必不可少的。

    原本在波斯王的作战计划中,西域诸国的财富和粮食,是足够保障波斯大军在此期间所用的。刚开始控制这片区域的时候,也确实如此。不过随着战争的推进,尤其是在玉门关战役和敦煌战役相继失败之后,事情就突然起了变化。

    除了很早就投靠波斯人的大食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西域被征服区的民众都开始对他们采取敌视态度。就算那些王族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服,但因为波斯人的残酷杀戮而埋藏在心中的怨恨,一旦被汉军的胜利消息所点燃,后果将会是极其严重的。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波斯大军的后勤保障开始出现不足和短缺。但这个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敢向波斯王提及。因为,在这位伟大君王的意识中,他的权杖和剑所及范围内,除了屈服就是死亡,不会有反抗。

    如果出现了反抗,这自然就是将军们的失职。而这无疑是对波斯王权威的损害。刚愎自用喜怒无常的波斯王一旦为此发怒,那么就会有人要倒大霉了。

    不过,令手下主管这些事的波斯贵族松了一口气的是,汉朝人竟然非常及时的送来了百万斛军粮,一下子就解了燃眉之急。

    这段日子的停战时间里,在几十万大军都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之后,将军们经过几次军事会议的商议,都一致决定,对整个西域征服区进行一次彻底的洗劫。以便于积累起充足的后勤保证,与汉军展开决战。

    波斯王很快批准了这次行动。于是,西域人就遭了殃。波斯军队开始轮番出动,从武威郡以西的大片区域之内,没有几天的时间就变成了一片无人区。

    尸骨累累,血流盈野。无数的西域各族人就在这次劫难中死去,许多繁华的市镇成了一片死寂,黄沙漫过,到处荒凉。

    成千上万死里逃生的西域人,通过各种渠径逃难到汉军控制区域之后,他们哭倒在地,大声哀嚎,以头杵地的恳求汉军为他们报仇雪恨。

    留守敦煌汉军大营的博望侯张骞和飞龙军将军李陵等人,虽然很想出战突袭。但想起元召临走之前留下的命令,他们便强制按捺下躁动的心情。大局为重,没有人敢为了一时的意气用事而破坏元召的整体作战布局。

    好在,经受劫难的只是西域人。虽然说元召一直以来倡导的都是对异族一视同仁,只要肯依附大汉帝国的,便都受到汉军的保护。但在当前的特殊情况下,将士们心中毕竟少了一份感同身受。

    不管是张骞还是李陵,他们都很明白,与波斯大军决战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一场战况空前的大规模战役,即将在西域这片辽阔的战场上演。虽然说以五万对四十万,力量相差太悬殊。但他们所有人心中没有丝毫的畏惧之意。

    元召急匆匆赶回长安去干什么,他们两个人作为绝对的心腹,都很清楚。这位胸襟开阔的伟大人物想要的绝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胜利,他想要的是通过这次战机,名正言顺的打开西征的通道,为大汉帝国争取到一次千载难逢的扩张机会。

    所谓师出有名,一直以来都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而当元召发出那句著名的“凡日月所照,皆是汉土,江海所至,尽是汉流”的号召时,所有人便都明白了他不加掩饰的野心。

    敦煌城里的将军们安抚下那些西域人之后,都咬了咬牙。就让波斯王和他的大军再猖獗一些时日吧!相信不久之后,这片肆虐之地,便是他们葬身之所。

    而现在的波斯王,却一点儿也没有危机感。他正志得意满的听着将军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