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对联(第2/3页)  我什么没干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玉振奋不已,收拾好了教材,便往齐州城赶去。

    他居住的地方虽然是秦家村,但其实距离齐州府城很近。就隔了一座很大的湖,绕过去或者乘船过去,就是齐州城。

    陈玉没钱,自然坐不起船,便决定绕着湖走过去。

    说起这齐州城,一开始陈玉还很迷糊,实在想不起来是什么地方。

    可后来结合原身的记忆,知道齐州北面不远是大名府,西面是梁山水泊,泰山又在左近,便知道这齐州就是后世的济南。

    齐州府所在的行政区划,叫做河东东路,和北宋的时候一样。可这个大乾,和北宋又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说,大乾可没有燕云十六州的痛楚,而且向北的疆域,一直延伸到了辽东。

    最最重要的是,大乾的首都不是开封,也不是北京,而是长安。

    这稀奇古怪的朝代,有的让他适应的了。

    秦家村门口的湖虽然很大,但是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实在是难得的人间胜景。

    陈玉漫步在湖边的官道上,一边欣赏着景色,一边往齐州府行去,心里却疑惑不已。

    “奇了怪了,这湖水这么漂亮,为什么不知道名字呢?”

    他眼前的这个湖,可不是什么水洼子,而是名副其实的湖水。

    占地辽阔,水质清澈,四周岸边柳树成荫,丝绦垂挂。湖中还有人修建了一条木质的栈道,直达中心的一座精致的八角凉亭。

    此时时近中午,气温升高,不时有鲤鱼跃出水面,为这沉闷带来一丝波澜,端是美不胜收。

    这么美景之所在,竟然不知道湖水何名,也是奇怪了。

    一路乱七八糟地想着,陈玉终于进了齐州城。

    按照记忆,顺利地找到了那家族学。

    这家族学是齐州城里有名的大户人家李氏开办的,就为了教育李家的后辈。而这个族学的教师,就是陈玉的启蒙老师。

    所以当得知陈玉需要赚钱养活自己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把这个编纂教材的活计教给了他。

    老师对于他编写的教材十分满意,一个劲地叫好。

    这毕竟是举人编出来的东西,用来教导蒙学,那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而陈玉的这位启蒙老师,也不过是一位落地秀才,要求实在不高。

    千恩万谢地从老师的手中拿过酬劳,告辞离开,陈玉总算是有了些许的底气。

    怀里揣了二两银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足够支应了。

    不过忙活了这么久,眼看着天色已经过了晌午,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已消化干净,陈玉便决定先找个地方吃饭。

    然后买些粮食、笔墨什么的,还要为明年春天的省试做准备呢。

    在这样的古代,不管干什么都没有一朝鲤鱼跃龙门来得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不是说说的。

    齐州作为河东东路的府城,自然十分的繁华。数万户人家聚落在此,使之成为了山东大地的经济、文化、商业和行政的中心。

    陈玉一路走走看看,对于古代的市井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

    或许是王朝初立,一切都在复苏当中,所以看上去,各行各业都显得欣欣向荣,活力四射。

    齐州城繁荣无比,上档次的酒楼比比皆是,一个赛一个的壮观。

    只是陈玉怀里就二两银子,说什么也不敢进去。那里面的一道菜,都比他这二两银子贵。

    他是准备找一个路边摊,随便吃点就行了的。

    可路过一家大酒楼的时候,却被热闹给吸引住了。

    这家酒楼看得出来是新建,但却占地广阔,雄伟无比。

    上下三层高楼,把周围的所有建筑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