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宗师之路(第2/3页)  无量劫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便是如此,先做学问,一套系统理论,建立了对世界的认知,再身体力行,一步步印证,使得自身壮大贴近大道。

    不过这三种武道并没有明显界限,有人甚或能兼修一二。比如陈安立志走的真武积累自身的道路,可他内外兼修同时还吞吐着天地元气,是以可以看作是仙武真武同修。而江泰做学问的同时兼且养气,也算是法武仙武同修。

    不过三者的修炼毕竟有侧重点,所以这三种武道修者,所展露出的实力,与人争斗的手法也各自不同。真武自然如陈安一般走的是技近乎于道的路子,而仙武却能更好的利用天象阐述法理,法武则直接御动天心地意,以境界压人。

    明白这些,陈安再回头看去,又有了别样意味,也许当时在长史府江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若自己与他对面,又占先手的情况下,结局虽不会彻底颠倒过来,但也绝不会如此差距明显。

    不过现在明白也不算晚,起码让陈安明确了自己的道路,真武之路虽然进展缓慢,但在没有佛经道典供自己参悟,没有名师指点迷津的情况下,却是最适合自己的,一步步积累,一点点改进,缓慢而坚定不移的前行。

    思忖过往完毕,自然就要展望未来,下一步就是对外景的修炼,外景是一个武者武道意志的具现。就像江泰,他的武道无善无恶,返本归元,是不争的武道,是守中的武道,那种武道意志至今都让陈安记忆犹新。

    对比自己,陈安反观自己的武道,不是征战杀伐,不是潜伏刺杀,也不是凌厉锋锐。他的武道以暗司的格杀术入门,善于利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化作兵器杀人,这是一种技击之术,在古时名为关节技。人体关节皆可为不同兵刃,甚或有不同用途,可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如果真的要寻一物指代他的武道,那便是变化的兵器。随之放大,每一种兵器在使用过程中又代表了不同的意境,如帝王之剑,霸王之枪,将军之刀,匹夫之椎……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意志,是万化之刃,是百变之兵。

    陈安盘膝而坐,运转功力,周身窍穴洞开。

    他伸出右手虚握,自身周的元气大海中抽出庚金之气,于掌中凝聚出一把剑影。他持剑攒刺,无数剑花绽放,待到力尽,又凝实为一点,这一点发出光华,璀璨了一室。

    刺完这一剑,陈安略略思索,又摊开手掌,掌中气剑变换,或为刀形,或为枪影……

    随着气劲变化,意境移换,陈安面上的表情也变的丰富起来,口中呢喃着道:“玄兵无形。”更多的明悟纷沓至来,他的内庭并不圆满,还欠缺太多,有待完善。而完善的方法只有去观摩参悟更多的兵器意境,化入自身,达到玄兵无形,收发由心的地步,才能织就认知世界,圆满内庭,映射外景。

    至于之后的宗师之路与天象外景一般也是一种验证,是对自己一生武道的验证。

    这需要开宗立派,传下自己的武道绝学,来看看自己的武道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还是局限性颇大,只能自己使用的伪武学。若是放之四海皆准,那便是大道,可得超脱;若是有局限性,不能得以印证,那便是伪武学,终将不可得道。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妖魔鬼怪,乃至先天神灵受困血脉不得超脱的原因,他们的血脉力量确实强大,但局限性也同样很大,因此其终非正途,亦非大道,道是要能证得的。

    所以传下道统,开宗立派,验证自身武道,从教授徒弟的过程中,温故知新,以人为镜,这才是宗师修炼的方法,不然如何才能被称之为一代宗师。

    想到这里,陈安略略抬头,仿佛穿透楼板看到三楼那两个小小的身影,琢磨着也许自己该帮帮他们,助人也是助己。

    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两日陈安在偷书的同时也在观察着外界的动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