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往事(一)(第1/2页)  道下真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九年之前,柳村因地理环境限制,村内唯一通往城镇的道路还未修建,村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偶尔有挑着扁担,翻越几座高山而来的货郎是难得的外来客。

    一日,一个挑着两箩筐橘子和少许自己做的糖果点心的外来男子穿着一件无袖马褂,粗糙的面料上印了许多流汗所结成的盐巴,身后领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男子身形矮短,阳光已经渗透的黑色肌肤显得格外壮硕,手臂上的肌肉与下盘敦实让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农忙时是一把好手,铃铛大小的眼睛神采奕奕,厚实的嘴唇一停蠕动吆喝着“鸡毛换糖嘞,旧衣衫鞋子换橘子嘞。”热的周围小孩探着脑袋看热闹,或拉着秋收农忙的阿爹阿娘闹着想吃糖。

    那会儿红卫兵时代刚过去没几年,柳村地处偏远,波及远没有大城市那般深远,但是让这个物资贫乏的小山村更为贫苦,近半数青壮男子背着自家老娘或者娘们做的干粮或索性拿了几个番薯便翻山越岭,说着要响应号召批斗封建与帝国主义思想。如此一来小山村种地干活养家糊口这一中单便交到了家中妇女手中。

    这个小贩通常每个两个月回来柳村一次,大家熟悉了以后,村里人都唤他李货郎,小孩子亲切的喊一声货郎哥哥后,李货郎通常都会一人两块糖,一来二去这几年也都熟悉了,李货郎说来自温州,前些年家还在家乡帮人码头搬搬货还能养活上头爹娘,两年前自己父母去世后,看着周围有人做着这活,自己也挑着扁担开始了这买卖,开始不懂换物的价比还亏损了不少,来来往往跑的多了现在也积蓄了一些家底,也打算做完这一年就找个村坊建个楼房种地干活娶个老婆后安稳下来。

    “李货郎你说今年到年就要盖楼房讨婆娘了,身后那个小娘子是不是~恩?”一个拿了几件补丁都打不住的破裤子的男子走到李货郎箩筐前挑了三个橘子笑着道。

    “嗨,你都要26了不讨婆娘还来讨笑起我来了,我表妹,大城市来的,成立红卫兵闹得凶吗让她跟着我到处走走。”李货郎看了眼身旁一身白色长裙,一头顺亮的长发批到腰间,翻山越岭而来让原本面容白皙的的女子露出一丝疲惫,端庄贤惠颜如舜华,一副江南女子才有的清秀模样。

    一双洁白的运动鞋在当时算是稀罕货,相比李货郎为了粗糙的树胶鞋,女子更显得一副世家小姐,白色帆布鞋,白色带小花的长裙,白皙面容让看到的小伙都是一副见到仙女那般惊为天人,在村里也流传开来仙女,仙子的雅号。

    那会李笠也是一个刚到20的愣头青,看着仙女一般的女子挪不开眼,在家里翻腾好久,见几件打满了补丁的衣衫也不舍得去换橘子更不谈走近了打个招呼了,只好跟着大伙儿直勾勾的多看两眼后下地收稻子去了。

    说来也怪,李货郎往常今i来,过一晚第二天就回了,橘子放久会坏是一个原因,还一个就是当晚开始大暴雨。

    柳村四面环山,最近出村的路就是往东翻过三座大山,山脚下就是王村,那边有着骡子可以载人出村,西面是是村里常年来为过世人的坟地,那边树林繁茂常有野兽在晚上发出嘶吼,南北两处高山距离村子较远,平常徒步也要走近个把小时才能到,有时孩童会去嬉闹,不少人家也会打猎,种点蔬果。

    那晚李货郎住到了刘姓大家家里,李货郎往常自己会选在村北的庙堂或者西侧祠堂前的茅屋中过夜,这次带着表妹在住那就不适合了,刘当家里不久前盖起了两层楼的砖瓦房,在村里也是排的上号的大户人家,找了两间屋外的平房打着地铺便草草睡下。

    第二日天空放晴,李货郎看着箩筐里的橘子经过几日的奔波也坏了不少,谢了刘当一家留下一些橘子后带着女子就出了门。

    朝阳冉冉升起将昏暗的世界带向光明,一轮彩虹悬挂东方,早已下地的李笠看着彩虹下的女子一身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