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四七章 海战利器(第1/2页)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四七章海战利器
    “弹鼓和弹壳抽取系统都跟原版一样的”
    老曹答道“另外弹仓在甲板下面供弹机可以在射击间隙对弹鼓快速补弹。”
    “供弹机?电动的吗?”
    林啸俯身向下望去。
    整座炮塔贯穿甲板上面只是火炮部分而圆形弹仓则在甲板以下所以下面更宽大也更加沉重这一方面考虑到安全性也有利于整座炮塔重心的稳定。
    一架颇为狭窄的简易舷梯旁应该就是供弹机了他看不清全貌只能望见几节粗壮的链条和部分托架。
    后世供弹机的种类相当多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既有全自动的也有半自动的这方面林啸不太懂只是一眼之下感觉眼前这座有些简陋估计又是因陋就简的杰作了……
    “射速方面目前海试的情况……不太理想”
    老曹摇了摇头表情复杂“设计目标为30发每分最好成绩却只有9发。”
    “啊?”
    林啸直起身下意识地一皱眉。
    这门“ak-176”口径不大之所以牺牲炮弹的威力正因为它是一门速射炮啊。
    正所谓:“无论怎么勇敢的士兵在弹如雨注的情况下也无法怡然自得。”速射炮的优势就是以量补质用倾泻的弹雨来弥补精度上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形成持续的高密度火力通过覆盖射击以超高的发射数量来增大击中敌舰的概率并有效压制对方的火力干扰对方的还击。
    因电子元器件水平不如西方国家所以前苏联军工人总在设计水平上下大功夫尤其是机械部分的性能往往略胜一筹。
    在他的记忆中“ak-176”正是这方面的杰作——充分体现了在复杂的海战中发挥舰炮的最大效能从而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作战思想。
    全威力状态下它的射速极高且弹道性能极好持续打击能力十分强悍名副其实的海战利器。
    虽然绝大部分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它都会按60发/分和30发/分的中低射速进行射击但最高却可达120发/分左右这都接近ak47突击步枪的战斗射速了火力之恐怖可想而知。
    为此ak-176舰炮的弹鼓十分巨大最多可储弹152发还采用了炮管外壁套筒式水冷系统来冷却炮管以保证连续击发。
    这在进行火力压制时十分重要。
    在这个时代敌人的战船火力虽然都是侧舷炮射角极为狭窄前膛炮的射程和准度也不够看的但胜在炮位多一旦进入其射程范围齐射的火力也是很勐的。
    虽说盎撒人的三层甲板战列巨舰还没有问世但以尼德兰人的盖伦船为例大多也装备有主力蛇炮二三十门最多的高达四五十门。
    而咱们这艘划时代的机器动力战舰“广州舰”却没有侧舷炮只有一门前主炮——因形制的关系舰艉是高大的艉楼因而无法安装后主炮。
    海战中以单炮对战多炮位的风帆战舰想拥有碾压性优势甚至还要以狼入羊群之势单挑整支舰队那么除了射程和炮弹毁伤力这门舰炮的持续打击能力便尤为关键了。
    另外战术也很重要舰艏炮对付侧舷炮完全可以利用射角方面的巨大的优势先发制人只要不陷入狼群围困就能做到降维打击……
    “炮没问题”
    见林啸沉吟不语老曹咧了咧嘴“主要是射手还有点手生。”
    “哦。”
    林啸点点头若有所思。
    确实炮兵本就是技术兵种操炮的熟练程度取决于大量的训练毫无经验的新手上阵跟老战士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但凡目标稍微远一点就得考虑弹道的估算再加上舰体的摇摆想打得准就特别费时间新兵常常会犹豫不决一再错过最佳击发点长时间处于炮等人的状况。
    好射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任何一名优秀战士的养成都需花费大量的物力成本当然还需要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