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鬼子进村(第1/2页)  寻找石达开宝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又一次站在水北镇这块土地上,华叔不禁大喊道。

    “我们要是胡汉三,让手下打手去寻宝就可以了,还用得着这么多东西,累得像耕田的老牛一样啊?”贱人半开玩笑半吐槽道。

    原来,这次大家学乖了,弄了几个大旅行袋,旅行箱,把华叔家的藏书“搜刮”一空,以备不时之需,前两天大家做了些功课,知道水北镇号称渝北第一镇,东临中国药都樟树市,北邻玉清市,是几个县市交汇的十字路口,面积大,有130多平方公里,经济繁荣,而下辖的行政村有20个,什么慕江村,排江村,北港村,潭江村,什么石上,琴山,泉塘,黄坑,龙骨等,光看村名,江,山,泉,塘,坑,以摸金校尉的“专业”眼光来看,哪一个都有埋藏宝藏的可能。而龙骨村,更不用说了,挖洞藏宝伤了龙骨,不是更断了当年大清的龙脉?推测归推测,还是要实地一一探访一番才能得出结论,要不然,光看名字去寻宝,那大家就真的成了风水先生了。

    四人找了家旅店住下,安顿好行李,又马不停蹄地去买自行车。这地方之前来过,还算熟悉,不到半小时,四人骑着车已经穿过镇中心大街往村道上走了。

    今天他们要去的村子是慕江村,这里离镇里较近,现在都快十一点了,时间不是很充裕,所以选它比较好一点。华叔早已在手机上打开地图,外音调到最大,卡在自行车车把上的手机不时地传出语音提示。感谢科技,省却了大家下车问路的烦恼。

    通往村里的水泥路不是很宽,但由于车子少,大家骑起自行车来还是比较轻松,道路两旁刚插上不久的水稻秧苗青翠欲滴,在烈日的炙烤下依旧昂首挺胸,生机勃勃;成片的棉花一畦一畦,密密麻麻却又整整齐齐,微风一吹,一人来高的棉花植株随风舞动,沙拉作响,雪白的棉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远处一两个荷锄的农人挽着裤腿走在田埂上;田间地头树荫下的老牛“哞哞”叫着一唱一和,好像情歌对唱,空气中透着清新与悠闲,这才是真正的田园景色吧?

    到了村里面,正好是午餐时间,很多人都在家,这倒给华叔他们提供了便利。大家把那套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说辞又搬了出来。可是,一个中午下来,几乎走遍了这个村的每户人家,知道太平天国的不少,可具体这边以前有没有驻军,是否发生战争等却是一无所知。话又说回来,石达开当年要埋宝藏,不可能拿个破锣敲几下,再吼两声:“我要藏宝啦!”华叔他们这样打探,其实就是想问问,心里有个底,真正的工作是研究地形地貌,结合一些可能收集到的故事或传说来确定大概方位。话再说回来,他们几个研究地形地貌也只是做个样子,人家埋宝藏还给你做个标记不成?又不是埋人,还要讲个风水?当然是越隐秘越好,或者说看起来越平常越好。大道至简,大招无形,不外如是吧?幸好,华叔他们也有个杀手锏,那就是“面水靠山,宝藏其间”这八字真言,有山有水的地方应该不会错。

    四人在村里小卖部买了几个面包几瓶啤酒,坐在店门口的大树下吃喝起来。树底下纳凉的老人c孩子倒是挺多,和尚给老人们敬着烟,攀谈起来。华叔到店里面买了一些糖果饼干等小零食,让每个小孩一人抓了一大把,孩子们嬉笑着躲到一边慢慢享受去了。

    没有抱什么希望也就不存在失望,虽知道聊天也聊不出个什么结果来,只是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罢了。所谓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午后的太阳虽然还是那么毒辣,但大家还是迫不及待地骑上自行车开启了他们的探险之旅。

    慕江村是个半山半平原的村子,一条小河在村前缓缓流淌,山呢,都是那种包子似的小山包,骑个自行车也能冲上山顶,而山上稀稀拉拉长着一些大树,小灌木退缩到边边角角,并无什么特异之处;小平原上种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