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苦中作乐(第2/4页)  寻找石达开宝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时间真的像把刷子,越久远的东西越会被刷得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记忆。几百年后,是否有人记得这里有个地方,在这开过会?

    一路打探一路寻觅,天色渐晚,大家在一家路边小饭店吃了点饭,骑上车往镇中心的旅店走。

    “累么?”华叔一边骑车一边低声问艾青。

    “累!你背我啊?”艾青一边骑着一边开着玩笑。和尚几个听了一下笑出了声。

    “背就背,你以为我不会想办法啊?”华叔从艾青的眼神里看出了疲惫,故意激将道,“你下车,坐我车子后面。”

    “那我车子怎么办?”艾青有点为难。

    “你坐过来,车子自己会走,自行车不就是自己会行走的车?”华叔打趣道,停下车一脚蹬地,等着艾青。

    艾青回头看了看后面的三人,见和尚朝她努了努嘴,示意她去坐,艾青正迟疑,和尚右手抓着她自行车车把手,等她离开呢。

    艾青只得下车,紧走两步,侧坐在华叔自行车后架上。华叔脚一蹬地,慢悠悠地往前骑,路灯下他们的影子一下成了一个人。而和尚一手骑车一手推车,后面跟着胸罩c贱人,车队像散步一样,缓慢前行,倒是方便大家欣赏这小镇的夜景。而华叔想的是这路没有尽头该多好,原来坐在他身后的艾青双手轻轻环抱住他的腰,让他不由得有点心猿意马想入非非。

    第二天一大早,五人吃了早餐又马不停蹄地往陈家闹赶。罗坊镇是个一马平川的平原,在战乱年代,埋宝于地下可能性较少,人多眼杂,挖个坑再填土实在是太显眼了,除非打着掩埋阵亡士兵的幌子,挖个坑再堆一个大坟,否则,早就被建房子,挖水渠等生产生活设施弄得重见天日,而这一带,也没打听到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穿街过镇,马路两边的水稻已金黄,低垂着头,散发着稻香;远处瓜田里的大西瓜挺着肚子,像八代单传人家的媳妇,炫耀着怀孕的肚皮;瓜田旁一大片青绿的甘蔗,叶子被风一吹,“沙拉沙拉”的响成一片,唯恐别人看不到它们;田间地块间,一条条排水渠修整得齐齐整整,清澈的流水在阳光下泛着光,让人有种想去洗把脸的冲动。

    不到半个小时,华叔五人已到陈家闹,那一栋挂着“文物保护”牌子的房子应该就是,大家赶紧进去参观一番。这是一间普通的南方风格店铺,三开间一厅两厢,中厅分为前后二室,前室为当年会场,后室为警卫员住处。左厢房是居室兼办公室。1930年c朱德等率领红一方面军在此开会准备与敌决战,史称“罗坊会议”,这些东西历史书里都有记载。不过亲临其境,又是别有一番思绪,毛爷爷领导的革命军队小米加步枪,历经艰险,打败了国民党,建立偌大一个国家。而今天的华叔五人,在新余这区区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寻宝,又有什么理由畏难呢?

    驻足一番后,华叔招呼一声,五辆自行车像五匹奔马似的又奔跑在了这乡村的道路上。现在要去的地方叫南英,以前是个垦殖场,地广人稀,现在也划归罗坊行政管辖了。

    华叔他们一直有种感觉,这宝藏一定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hy其一是: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又是山又是水的地方,不大可能是闹市;其二:人多处埋宝泥土新鲜,引人注意,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虽说大隐于市,但数量巨大的金银珠宝并非区区三百两,非得一个大坑不可,就如小水塘藏不住鲸鱼一样,在闹市偷偷藏宝,够呛!何况,当时在战时,并非像那些贪官藏宝似的可以慢慢藏,经营几十年,隐藏效果好。当时哪怕是休整时,藏宝也必须又快又隐蔽,满足这两个条件,非得乡野山林不可。

    南英这边以前不愧是个垦殖场,大片大片的土地连成片,一眼望不到边,不像一般的江南土地,小块小块的,田埂纵横交错,像一个画好的棋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