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武夷山脉(第2/3页)  寻找石达开宝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你捉迷藏呢。上次我们纯粹是瞎猫碰到死耗子,难不成每次都能有这好运气?”

    “多问,多走,多宣传吧。”华叔打着哈欠,“明天先在古镇街上找找,找不到就到各村,再找不到就扩大到旁边乡镇。只要铁掌钱后人遵守先人嘱托,即使搬家他也不会搬太远。”

    “对对对。”和尚居然也打起来哈欠,都说感冒会传染,想不到哈欠也有这么神奇的功能。难怪当年读书时,春风一吹,睡倒一片,老师都狠狠瞪着打哈欠的同学。

    “大家早点睡,养好精神,明天撸起袖子加油干。”

    大家说着晚安,恨不得睡他个三天三夜。看来,有失眠症的人不用打针吃药,坐个长途车,在山区里颠簸十多个小时,保管他见床就想上,什么安眠药那是弱爆了。

    第二天一大早,四人洗漱完毕,拎着移动音箱下楼。华叔一下想起找李同忆时的旅馆老板张大哥,灵光一闪,走向坐在门口抽烟的胖老板:“老板,打听个事,咱们古镇可有姓钱的人家或村子?”

    和尚不失时机的递上一根烟,胖老板接过烟,夹在耳朵上,搔了搔头,想了好一会儿,才很有把握似的点了点头说道:“我在这土生土长,五十多岁了,石上镇哪个村子没去过?这里大姓小姓几十个,你还别说,就是没有一个姓钱的,姓金的倒有几家。”

    “哦。”华叔有点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道完谢就匆匆往外走了。

    今天可能乡下集镇逢圩,好多乡下人挑着家里农产品来卖,外面街道上人来人往倒也热闹。趁着人多,找起来效率也更高吧。

    四人随便在路边摊吃了点东西,和尚一马当先,打开了移动音箱:“开大石啰,大青豆,黄谷皮,碾子一来化成米”。平时有走江湖卖狗皮膏药或别的营生的人也会用高音喇叭吸引顾客注意力,但今天四个小伙子放的音乐太与众不同了,又是唱又是朗诵的,关键是他们手里啥都没有,也看不出是卖啥的,实在是奇怪得紧。

    古镇大街上来往的人中,老人c小孩和挑担的中年人居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现在,突然出现四个小伙子,放着莫名其妙与众不同的广告,又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实在是透着古怪。所以,还没走出三十米,华叔四人成了大街上的吸铁石,人们的注意力都像钉子被强磁力吸引似的,“嚓嚓嚓”的向他们看来,如果眼睛能看透东西,被一大街的人盯着看怪物似的,估摸着华叔四人都要裸奔了。

    四人趁着人们被吸引的当儿,散开来向人们打着“寻人广告”:“我们是来寻人的,一个姓钱的人,我们爷爷那辈人受过他的恩惠,现在,我们要找到他或者他的后人,说句‘谢谢’。”

    和尚拖着音箱慢慢走着,大家一路重复着这套“千里报恩”的说辞,人群里议论纷纷,吵吵声一片。

    “真的么?这么重情义?”

    “不会是骗子吧?”

    “咱石上好像没有姓钱的人家吧?”

    “没有姓钱的,有姓‘毛’的,毛爷爷不是钱啊?”人群中哄笑一片。

    一路缓行,议论依旧,却无一人上来“揭榜。”

    当太阳照得人头发发烫时,集市上的人慢慢散了,很多乡下人卖点自家种的东西,再买点生活用品,还得赶早回去,不耽误回家干农活呢。

    慢慢的集市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了,沿街商铺和路边摆摊做生意的人都比顾客多,而小小的石上镇也就巴掌那么大,整个cbd也就这么一条十来米宽五六百米长的主干道。现在眼瞅着走到尽头了,再往前两边都是农田了。不刹车停步,只能播放给田边的牛听了,“对牛弹琴”就要变成“对牛唱歌”了。

    “走,钻老巷子去。”华叔提议道。

    大家心领神会,折回一点,扎进一条老巷子。任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