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76章 朴实的乡民(第2/3页)  俗世地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有村长的样子嘛。

    温朔甚至在心里不怀好意地忖度着,赵长富这家伙,指不定从中克扣了多少钱呢。

    然而随着考古实习的进行,温朔对赵长富的观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在遗址上进行的实习考古工作,专业的学生们进行探方、刮面等等细致的、专业的手工作业,接下来的一些先对重的体力活儿,清理探方,以及积土的清除、挖掘,就需要民工们来做。其实所谓重体力活儿,也只是相对这些学生们来讲较重,毕竟他们干那些精细的活儿也着实不轻松,而这些粗重的活计,在常年累月与农田打交道的农民眼里,算不上什么……

    也正因为如此,赵长富并未安排村里的青壮到工地上干活儿,而是把村里一些条件差,又年龄偏大,体格却还行的中老年人,组成了丰粮台遗址考古的民工队。

    考古队的负责人最初对此安排还略有不满,但赵长富的却坚决保证不会耽误考古队的作业进展。

    说白了,赵长富就是在照顾这些中老年人。

    因为他们出去打工,不好找活儿,因为年龄体力的缘故,也扛不住工地上那些需要长时间劳作的重活儿。但是他们做考古现场的这些活儿,还是绰绰有余的。

    即便如此,赵长富为了让考古队满意,整日里在工地上忙前忙后不闲着,生怕考古队有什么不满。

    而这些在工地上干活儿的村民们,每天也会给考古队员们带些家里熬制的姜糖水、绿豆汤,还往工地上送些自家做得各种菜,不要钱……

    一切的一切,都让考古队的成员们颇为感动于此地村民们的朴实、勤劳、好客。

    温朔心里,更是充满了自责。

    毕竟刚到这里的时候,他还琢磨着小心些,穷山恶水出刁民呢。

    “赵村长,今儿来得也忒早了些吧?”温朔主动招呼着,一边把前帘掀开一半,道:“快进来,到帐篷里避避雨……刚才听着有动静,我还说是谁呢。”

    赵长富闻声快步走了过来,却没进小小的单人帐篷里,穿着雨衣的他就站在外面,憨笑道:“这不是下雨了嘛,我寻思着赶紧过来看看,帐篷虽然好,可架不住雨水大了渗进去,尤其是你这小帐篷,没有床铺,更不行了。”

    “嗨,这点儿雨不算什么。”温朔无所谓地笑道。

    “那可不中。”赵长富从雨衣里面摸出一件雨衣递给温朔:“穿上雨衣,咱俩一起把这小帐篷收起来,大帐篷那边应该没事儿。”

    温朔不好拒绝,只得接过雨衣,在帐篷里猫着腰把雨衣套上,又把帐篷里的垫子、薄被卷过好塞进防雨袋中。

    两人忙活着拆叠帐篷。

    赵长富又说道:“那,下雨了就甭在这儿待着了,你们几个和我一起回村委会去,这边儿有人照看着呢,放心吧。”

    “哎,好嘞!”

    “今早吃什么啊?”

    另外三名同学闻声从大帐篷那边钻了出来,要么撑伞要么只戴着帽子,不在意那点儿小雨浸淋。

    “连汤面。”赵长富笑呵呵地说道:“那啥,你们赶紧拾掇拾掇,我先回去了啊,村委会那些房子年数都长了,扛过了夏天,可别秋天的时候再漏雨。”

    言罢,赵长富也不多说,转身又急匆匆地离开了考古现场。

    过马县当地的乡下,习惯于做一些简便又营养丰富农家饭,比如农忙时的早上,熬一锅两米粥,也就是大米和小米搀和在一起,稀一些,在熬制好后往里面加入盐巴、少许酱油,白菜或者青菜,再加入一些提前轧好的干面条,打入鸡蛋花,味道清香,适口性又特别好。

    盛出来后,依着个人口味加香菜、葱花、香油、醋……

    胖子在村委大院里宽阔遮雨的房檐下,坐在板凳上端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