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2章 牛顿光学模拟器(第1/4页)  超级U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超级U盘最新章节!

    “确实,”马竞轻轻点头,看似是在附和着对方的吐槽。

    “光线跟踪并不是非常新的技术,甚至可以说是很老。就算不提特纳-怀特德早在1979年就提出递归式光线追踪方法,光是相关厂商大肆宣传交互式光线追踪的妙用,距离现在也是有十年之久。”

    “但是,理论技术是有了,想要实现起来却也不容易。早在195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莱曼-斯皮策就设计了第一种核聚变反应堆‘仿星器’,前苏联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三年后主持设计了‘托卡马克装置’。现在氢弹、中子弹都已经武器化了,聚变发电却还要再等几十年时间。”

    “这么说貌似有些不对劲,国内的EAST东方超环,德国的螺旋石7-X,还有其他公司隔三差五就有进展出来,距离聚变发电应该没有太久了。”

    “公布的那些只是小进展,用来证明成绩、争取经费和风险投资。实际上,这些实验堆的持续运行时间都还停留在分钟甚至秒级,距离长时间实验发电还有一段距离,商业发电更是得等到2050年左右。”

    对面毕竟是坚持订阅科研期刊的专业人员,张许瑶当然不敢和他争论科研问题,只好换个角度挑刺道:“话说回来,把光线追踪跟核聚变反应堆放在一起,你不觉得怪么?”

    “这有什么怪的?”马竞斜眼看她,“光线追踪用计算机追踪计算千万级别的光线,聚变反应堆研究同样要用计算机追踪计算亿万级别的高能粒子。虽然前者局限于牛顿光学,后者却深入到了量子层面,数据规模更大、用的机器也更加高级,本质还是用计算机模拟物理过程。”

    “牛顿光学?我只听过牛顿力学。”

    “除了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牛顿有研究光学,他设计了棱镜色散试验、研究了光的反射、折射以及干涉、衍射。不过他那个年代还没有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牛顿对光的认识停留在微粒构成的光线,比起现代光子理论还要粗糙不少。”

    “虽然糙了点,牛顿的光学理论却很适合模拟人眼观察世界的过程,光线追踪便是根据相关物理原理设计而成。它从人眼出发,反向追踪经过画面像素的光线以及它们反射、折射产生的新光线,依次计算它们照射物体在物体表面产生的颜色,直到所有光线都被归于光源、逃出场景或者达到递归深度为止。”

    “嗯?为什么不从光源出发,偏要从人眼出发?”

    “这是一个蠢问题,”马竞笑着伸指虚戳对面某人双眼,“光线不进入人眼,就不会产生颜色感知,对视觉模拟来说就是多余的。从人眼出发就能有效排除这些多余光线,进而大幅提高模拟效率。当然,这个还是有些慢,场景越大越复杂、光源和反射折射面越多、递归层次越深入,最终耗时也就越久。所以渲染静态CG图像,往往会耗费几个小时,要是换成要求更高的特效电影,还得扔掉普通工作站改用渲染农场。”

    听他说完一大段,张许瑶忽然面露惊喜,“我明白了!”

    “嗯哼?”

    “国产电影老被骂五毛特效,是不是和渲染偷工减料,没有花费足够时间有关?”

    作为特效公司老板,马竞觉得还是应该说点儿公道话,当下便开口解释道:“话不能这么说,光线追踪存在着明显的边际效应,多花几个小时渲染,效果肯定比原先会好一些,但是提升程度却不是线性的,越往后收益越低。考虑到投入产出比,要懂得适可而止。”

    “嘿!问题是人家想的不是‘适可而止’,而是‘差不多就行’!这里凑活下,那里随便弄,最后的效果能好才怪!”

    “特效公司也不是想着敷衍,甲方给多少钱,他们做多少活儿,等价交换、天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