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生产技术(第1/2页)  水浒大寨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着王伦又说道李家庄的产业,“李兄的木器行生意,小弟也知道些。除了马车、轿子、独轮车,还做些座椅板凳家具。小弟倒是建议车轴车轮尽量多用铁器,润滑也改用蓖麻油,这样的车子也耐用些。”

    宋代经济发展,城市繁荣,也为家具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垂足而坐的起居习惯已经流行开来,家具定型为髙型家具,并普及到普通家庭,以桌、椅、凳为中心的起居格局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

    各类髙型家具基本定型,品种丰富,有床、榻、桌、案、凳、箱、柜、衣架、巾架、盆架等,家具系统已经建立并繁荣起来。

    李家庄的木材生意看似不大,但是获利不小,是其一大产业支柱。

    接着王伦拿出一本书来,正中的交给李应,“这是几年前官方刊印的<营造法式>,其中多有技术,李兄可交给可靠的人学习。”

    营造法式是由本朝主管工程的李诫编写的,是北宋政府为了增强对修建设计、结构、用料、施工等治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制订的“标准”。其中有对木作、石作、砖作、雕作、竹作、泥瓦作,彩画作等13个工种的如何按等级、用料、比例、尺度,以及艺术加工方式等操作轨制的划定,是我国古代木结构修筑主要文献。

    李应也是识字的,结果这书粗粗看了几下,便为里边的内容吸引。这可是匠人的不传之秘啊,官方刊发也在几年,还在官府手中。不想王伦如此大方,送给自己。

    “有这本书在,兄弟何苦还找什么工匠,大可以自己培养了!”李应感慨说道。

    王伦这本书也是凭了闻焕章的关系,这才拿到的。他也有自己培养嫡系工匠的打算,不说别的,就是山寨的攻城器械就不能假手他人,只不过如今未时尚早。

    同样的书,王伦也交给了扈三娘一本。扈家在郓州最大的生意是铁器制造和畜牧业。之所以不交给王信,因为扈三娘是扈家庄嫡女,更能代表扈家庄势力。

    “兄长放心,小妹一定把铁器坊做好。”收了书后,扈三娘向着王伦保证道。

    王伦点点头,说道:“眼见就要开春了,打造农具不能误了农时。但是兵器制造,也不能耽搁,只有实力雄厚才能守得住家业。”

    扈三娘知道,王伦这是指扈家庄被祝家庄觊觎,要扩张实力才能对抗祝家庄。

    “还有一件事,要交给你们夫妇去办!”王伦又说道,“梁山铁料稀少,用料却多,最好能发动关系开采一处铁矿。”

    盐铁之利深厚,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在这郓州、济州地界,除了官府开采的就是世家大族的产业。独龙岗最大的几处矿山,都在祝家庄手下,李扈两家只有两处规模小的。

    但是既然在独龙岗有矿藏,想必都是一条矿脉,附近还会有几处矿藏,因此王伦把这件事交给了王信夫妇。

    听得哥哥王伦这一吩咐,王信眉头一皱,“扈家庄平日里多是打些农具,如今大规模开铁矿怕是官府不许。就是祝家庄哪里,挣了生意,恐怕也要为难。”

    “官府之中你不必在意,我自有安排。与祝家庄也大可阴奉阳违,若是起了冲突,少不得要动些干戈。”

    王伦也知道开矿的牵扯很大,早就托付了柴进,只说是他的买卖。说来柴进帮了王伦许多事情,王伦与他还为见过面。等到山寨事了,王伦打定主意要走上一遭。时间上算来,怕是林教头要倒霉了,王伦对此也很不放心。

    在中国,钢铁的总产量在唐代年产已达到12吨,宋朝为47吨,明朝最多达到4万吨。明朝发展炼铁效率惊人,离不开风箱技术,还有煤炭作为燃料。王伦把高温炉和野兽尿液淬火的技术,都说给王信听了,王信一一记下。

    “兄长还有什么绝妙的方子,一并交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