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真英雄御辱于外(第1/2页)  水浒大寨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龙安寨城内,无数宋军马步兵和百姓拥挤在一起,前胸贴后背,死命向东而逃。后面马蹄声越来越响,这些士卒亡魂皆冒,互相推挤,只为能跑得更快。一时之间咒骂之声四起,有人甚至带着哭腔。

    王伦带着手下的几位好汉,还有自发跟随王伦的三十多名骑兵逆着人流冲了过去。

    王伦想的是要为这里的百姓做些补救,让大家能活下来。王进、韩世忠等人想的是战场杀敌,一展平生夙愿。那李永奇带领的一众大宋骑兵想的是,为了家园,为了妻儿,舍身报国。

    因此,虽然有大部分军民恐慌的影响,这些士卒们也都能保持队形,一往无前。

    “我乃青涧城兵马使李永奇!各部禁军和厢兵前来汇合,阻挡夏贼!”李永奇能第一个站出来跟随王伦,不只是因为他是李唐的皇族后裔,还因为他是青涧城的将官。

    青涧城是为抵御西夏,种世衡请求在故宽州旧地延州(今陕西延安)东北2里处建起新城。在种世衡的率领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起的一座抗击西夏的屏障。在西北地区是一片乐土,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韩世忠这时也骑在马上,扯着嗓子呼喊。“我乃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折太保可适麾下将官韩世忠!有心杀贼者,并力杀敌!”折可适是折家将第六代,从军四十余年,将门虎子,屡立战功,在边民中地位甚高。

    有了韩世忠和李永奇的招呼,一路从城中出来,陆续又招收了一百多人,兵力稍稍可观。

    “哥哥!西夏兵人多势众,我等也应多召集兵将,否则无异于以卵击石!”朱武见韩李两人的方法奏效,心生一计,主动向王伦说道:“如今官兵无头苍蝇般四散,无人统领。我等何不诈称种经略特使,召集兵马以为援军。”

    听了朱武的建议,王伦便把种师道相赠的符信交给朱武,让他在后召集兵马。朱武拿了信符,领命而去。

    王伦见己方兵马不过一百多人,韩李收纳逃兵的方式太慢,于是说道:“只你二人呼喝,又能招来几人!军中可有战歌传唱?”

    “妙啊!妙啊!如此一来,一则收拢官军,二来振奋军心,三还可以震摄敌胆!”韩世忠头脑灵活,听了王伦的话一下就明白了其中道理。

    王进和李永奇分别去询问大家会的军歌,秦风无衣会的人最多,但是并不提气,被王伦否定。最后选择了最有大宋军将情怀的大宋凯歌。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水倒流,从教西去作恩波。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记书。

    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

    先教尽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

    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

    雄浑的战歌响起,这一队将士的精气神也饱满起来,杀气腾腾,气壮山河!

    越来越多的大宋官军聚集过来,不论是禁军还是厢兵,不论是番汉兵还是弓弩手,都跟随着王伦的战旗,一往无前。

    龙安寨因为是西北边区,处在抗战西夏的最前沿,因此只有两个城门。西城门小,只供两马并行,东城门大,直通大宋后方。

    等王伦等人到了龙安寨西门,朱武又聚集起了七十多名骑兵和八十几名步兵,还有百余名龙安寨里的番汉兵。

    这些人刚刚奔逃,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血性。而是因为大军败北,主将失踪无人统领。这回有了王伦等人的带领,他们又燃起了斗志,要保卫家园,要为袍泽报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