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节喜忧参半公孙胜(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绝孙……

    什么乡野话恶毒,沧州人骂什么,有关郑居中的各种恶劣可笑故事绘声绘色,似乎也真没人管。

    公孙胜从沧州人对沧赵尊敬维护的无声表现。敏锐感受到沧赵的无形影响力和对当地的强大控制力。

    他赞叹不已。

    到了沧北,从乾宁军辖区到清州,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空旷处出现一路布局合理的大型客栈,住几百人不是问题;放置上百大货车,没问题;还有专门放置马匹的栅栏场,大的喂养几百匹马也绰绰有余。

    公孙胜惊讶的是这些客栈居然有官兵或衙役巡逻守卫。

    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客栈是什么军民共建利益共享的,当地人不管你是地主商人官宦人家,还是寻常百姓乞丐流浪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会经营的管理,有沧赵提供的不要工钱管吃住就行的会计负责客观公正管账,利益分配公平合理。有官府人在此是负责客栈安全,客人不必担心,公门人绝不会刁难敲诈你,只要不在此搞事犯法,人家不会理睬你。

    公孙胜意识到,这些客栈的出现只怕针对的正是兴盛起来的贩马行业。

    官民合办?经营宗旨:只管赚钱,不管马匹流向?

    这就有意思了。

    这种客栈的出现实际上是赵公廉的意思。

    为的是方便大型商团和马贩子,鼓励更多人参与贩马,同时活跃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

    边境地区因安全和负担问题,经济落后,百姓生活危险而困苦,民间有钱人也少,官府缺钱,军队也没钱。哪一方想自己搞起来这么大的客栈连锁店也没那可能。

    为了建立和运营这些客栈,赵公廉搞军民集资形式,合起各方的零散财力人力搞了起来。

    在信安军辖区和蓟州也是如此布置,并得到了当地官与民的热情响应支持与配合。

    民间有钱赚,有活干。

    军队也得到了利益,有能力养搞到的战马,支撑起赵公廉提出的强军计划。

    如此皆大欢喜。

    赵公廉统管的四个军区,军民如何能不欢迎这策略?

    公孙胜诧异:赵公廉想必也很清楚战马大多流入了反贼手中,他如此明目张胆地大搞战马输入,却让反贼得利,就不怕被朝廷追责惩罚?

    沧赵家在朝廷的仇家和政敌可是不少,而且多是重权人物。未必真怕得罪赵公廉。怪的是,又为何没听说官员拿此把柄向皇帝重重参奏赵公廉的罪责?

    转念又一想,公孙胜就明白了。

    若有人参奏,赵公廉只两句话就对付了。

    一。为何XX地有如此大规模的反贼?

    二,反贼既然如此猖獗,为何至今没被剿灭?

    有反贼,那是当地官员有问题。朝廷重臣们选这样的祸害官员执政一方,并且祸害官至今没被罢免惩罚。是朝中相关重臣失职甚至无能。

    反贼不灭,而且越闹越大危急江山社稷,只能证明重臣们治国无能,尸位素餐,不配坐那个位子,而且对官家不忠,对万民有害,对大宋犯有重罪,应该受到重罚。

    你们别搞出大规模反贼,搞出了。别让他们壮大存在。那马还能流入反贼之手?

    所以,不是马的问题,是反贼的问题,也就是你们这些无能官员的责任,不是我沧北军的责任。

    大宋缺马。本官能搞进来,难道无功反是过?

    参奏我?

    蠢货,扯蛋。

    老蔡京把反贼迭起天下动荡,对皇帝蒙得死死的,就怕皇帝认为他治国无能老不堪用撤了他的相位。

    其他奸贼哪个不是人精?

    有谁会用这种经不起推敲的把柄弄不倒赵公廉,反而惹火烧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