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节 各有所谋,殊途同归(第2/3页)  还看今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感情。

    “市政府办公室老林年龄到了,这段时间都没上班了,需要补人,但从哪里补,不好说,杜克利不错,但他不是唯一,盯着的人多了去,我只是给你提个醒儿,这事儿还得要冯市长点头。”钱正点点头,“当然也不急在一时,我估计要翻年去了,老杜想要上进,可以在宛州电器厂这项工作上做得漂亮一些。”

    “钱市长,在你面前我就不遮掩了,冯市长对国企改制是不是有些他自己的看法,感觉他好像对咱们的工作不太满意?”沙正阳安静下来,细声细气的道。

    钱正有些意外的看了沙正阳一眼,他还以为这小子眼高于顶,仗着有林春鸣和钟广标给他撑腰,现在更有了中央工作组和省委工作组的认可,更是要目无余子了,没想到这家伙倒是挺能沉得下心来呢。

    冯士章对国企改制的态度不是很积极,钱正当然清楚,但却不是像沙正阳所说的那样。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林春鸣和钟广标都很热切积极,那么冯士章和唐华就不可能太热情,否则这项工作都会变得不可控,很多本来都需要紧紧绳索拉拉闸的时候就没有人了。

    但冯士章和唐华与阴朝凤不一样,阴朝凤是真心不认同,而冯士章和唐华则是认为不宜太急。

    汉川省内甚至可以说除了沿海几个省市外,整个中西部地区都还没有动起来的时候,你汉川要打头炮就不说了,那也该汉都来才对,怎么就把宛州推上了第一线?

    宛州现在情况摆在这里,人口第一大市,但是GDP总量名列后列,人均GDP、收入等各方面都居于全省中下游,如果才出点儿什么状况,折腾一下,那宛州就真的爬不起来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想法也没错,钱正也能理解。

    当然理解却不是赞同。

    钱正为此也和冯士章争论过几次,认为现在宛州已经这样了,就该抓住机会好生搏一把,利用国企改制、招商引资、作风转变等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宛州这个耄耋老矣的城市重新振作起来,恢复活力。

    冯士章和唐华在这个问题都犹豫不决,后来还是在林春鸣和钟广标的强力推动下,才开始转变态度,但是始终在具体措施上没有那么积极主动。

    “正阳,不是每个人在每个问题上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国企改制势在必行,这一点冯市长很清楚,他态度或许不那么急切,或者说他有更关注的东西,你应该看到,他对招商引资和开发区建设更有兴趣。”钱正笑了笑。

    钱正能大概理解和揣摩到冯士章的心思。

    国企改制是林春鸣和钟广标所抓共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就算是跟附骥尾,也不会获得太多的关注,或者说做出成绩,他也不是最大受益者。

    相反如果他能在其他一些工作上有所突出作为,才能更突显他作为市政府市长的不凡。

    “哦?”沙正阳略感惊讶。

    “我和冯市长谈过几回,他支持国企改制,但还是认为国企改制只能给宛州经济带来一部分变化,不是全部,要想改变宛州面貌,还得要在招商引资和开发区建设上做文章,尤其是他对你那篇因地制宜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县产业集群建设那篇文章十分感兴趣,和我都聊起过几次了。”

    钱正提到的这篇文章是沙正阳发在了《汉川党建》上的一篇文章。

    针对宛州人口多地域辽阔,环境情况负责的这一情形,沙正阳提出了要根据各区县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县(区)一情的规划,努力打造符合县(区)情的特色产业集群。

    其中也重点提到了农产品加工、食品、木石材加工、鞋帽服饰、电子塑胶元器件等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资金门槛低的这几类产业。

    另外也提到了要在宛州市依托几电子电器国有企业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