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6获取罪证(第2/4页)  重生为后之皇后在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怜不到四岁的五皇子白天见不到亲娘,还得听冯皇后时不时的唠叨,晚上回去被亲娘抱的死紧,照样还得听她叨叨,一天下来只有跟午阳在一起时最开心。

    日子一晃而过到了四月底,魏文帝下旨要办赛龙舟,这下子京城好像活过来一般,大家小姐小户媳妇全都出门了,几个有名的金楼首饰铺子和成衣铺子每天爆满,店主家挣了个盆满钵满,个个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顾嫣和唐氏也有两家首饰铺子,也在这次的购买狂潮中挣了不少银子,母女两个商量过后,把这次挣的银子全捐给了善堂,不多,只有万八两银子,可她们这举动却气坏了京中各府的当家主母,因为两人为此又挨表扬了,宫里的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分别下旨褒奖,捐出去的银子还没奖赏的多,两人又小挣一笔外还挣了好名声。

    随后,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母女两个又把这次奖赏的银子全捐了,这回是捐给边关的士兵,说要给他们做御寒的衣物,紧接着魏文帝又亲自下旨把母女两个一顿好夸,又把众人气的捶足顿胸,后悔没紧跟母女两个的脚步,错失了博得好名声的机会。

    这回众人反应的还算快,第二天就跑到安亲王府和顾府去见顾嫣和唐氏,但没一个能进得门的,随后又全都跑到了善堂那边,把银子全都交到了善堂那边的负责人,指名道姓要交给唐氏和顾嫣,让她们两人拿这些银子多做点御寒的衣物送到边关。

    唐氏看着到手的银票乐的眼不见缝儿。

    她们母女不过花了万八两银子就帮了顾安一个大忙,筹集了十几万两的银子给边关战士做寒衣,等这些寒衣做好送到边关,顾安又能安心打仗了。

    别人不知道,她在边关呆了好几年要是一清二楚,每年顾安管朝庭要军需备品都很费劲,朝中各大派系相互扯皮,把时间都浪费到打嘴仗上,真正关心边关战士的又有几人?

    靠人不如靠已,现在她预先把寒衣备好,至少这个冬天边关的战士不用挨冻了,而接下来她要想办法筹粮了。

    唐氏一边大批够买棉布和棉花,让善堂里的人帮忙缝制冬衣,一边请京中百姓在家闲来无事的妇女加入进来,按件计算银钱,每日一结,只要质量过关,拿到衣服的当天就给结帐,半点不会拖欠。

    唐氏的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京中百姓的响应,纷纷去善堂领活,帮着做冬衣。

    冬的事安排完了,唐氏又马不停蹄地进了宫,请求金太后和冯皇后有空跟魏文帝提一声,她想收粮。

    原本唐氏想收粮就收好了,商家收粮很正常,但唐氏想的多,怕以后有人找后帐,说她哄抬粮价或是收了那么多的粮食恐怕意图不轨,毕竟顾安和顾哲瀚都不在京城,万一蛮族那里有什么不好的风声传出来,说顾安和顾哲瀚背叛了大魏什么的,这次收粮的事将对顾安是一大打击,所以唐氏直接找上了金太后和冯皇后,向魏文帝报备一声,让他心里有个数。

    魏文帝明白唐氏的顾虑,当即就同意了,并且还给了唐氏一道手,允许她在民间收粮。

    宫里眼线众多,唐氏找金太后和冯皇后的事很快传到了各府的耳朵里,各府里的大人们和夫人们暗骂唐氏不愧是顾安的媳妇,两口子一样的奸诈。

    不管怎么说,唐氏的目的达到了,笑呵呵地开始去各地预定收取秋后的粮食,并且全都签了合约,可谓手脚利落的让人咂舌。

    转眼间到了五月初五,魏文帝本想亲临赛龙舟现场,但却让一封信函给绊住了脚步。

    信是顾安派人送回来的,也可以说是从顾安那里转发过来的,真正写信的人是顾哲瀚。

    顾哲瀚做为先锋营的将军,带着董天宝众人先行一步离开顾安的大队伍向边关进发,路过新州之时顾哲瀚特意将队伍化整为零,分批进入新州,并且向云州摸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