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4.振衣飞石(64)(第1/3页)  生随死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平元年。

    丈雪城李家内乱, 北军步卒回迁京师, 六王谢范入朝。

    朝廷改故陈东八郡为潭州c芈州c堰州c图州c符州c崇州c新州c唐州,授林某等八州权知州事,襄佐西北督军事行辕辖治民籍诸事,故陈东八郡并入谢朝舆图。

    夏汛。六王谢范入西河治灾, 凉国公孔杏春暂领北军。

    秋,加科会试。殿试共取一甲三名, 二甲二百九十四名,三甲一百七十二名。所授二甲进士之多, 天下震惊。

    冬至后, 内阁首辅林附殷告病, 阁老陈琦主持诸事。

    ※

    冬雪下来之后, 皇帝连给太后请安都不怎么勤快了, 经常窝在太极殿不肯动。

    赵从贵指挥着十多个小太监,捧着铜炉小锅, 提着硕大食盒, 在漫天风雪中鱼贯步入太极殿,暖意融融的东暖阁里, 皇帝与几位阁老谈笑风生。小太监们将五个铜炉风门打开, 煮着鲜美汤汁的火锅就缓缓翻滚起来。

    赵从贵将这几口小火锅都检查了一遍, 陈阁老嗜辣, 纪阁老喜酸, 赵阁老只用清水汤, 六王酸甜口最后将皇帝那一口御用的酸鸭汤锅子试吃了一口, 方才去请:“陛下,锅子好了。”

    谢茂正歪在榻上提笔写字,吩咐道:“端进来。”

    边开会边记录,这是他前世年老后养成的坏习惯。年纪大了老记不住事,偏偏做皇帝的日理万机没记性怎么行?身居高处,很多时候只能信自己,所以干脆自己边听边记,每天睡前都要翻出来看一遍。

    如今林附殷告病不在,内阁诸事都由陈琦主持。陈琦能给林附殷当这么多年副手,性格是真好,他也不爱动不动就给皇帝劝谏。这好脾气的阁臣助涨了皇帝的邪性,入冬以来,谢茂已经招待他和阁臣们在太极殿里吃了好几顿饭了,今天居然还要吃火锅。

    陈琦左右一瞥,纪默声已经在袖手准备吃东西了,赵良安内阁排名较末,这时候就低着头不说话。脾气比较梗的吴善琏——他今天不在,在内阁值班。

    至于六王谢范。那就是个比皇帝还不靠谱的主儿!

    谢范今年二十九岁,正旦就是而立之年。谢家的皇子长得都不丑,谢范虽不如皇帝那等龙姿凤章姿仪天成,那也是京中少见的美男子。殿内暖和,他只穿了象牙白的蟠龙袍,银线绣着深深浅浅的蟠龙飞云纹样,尤其显得尊贵清雅。

    几位阁臣都坐着软墩儿在下首回话,谢范身份不同,他是王兄,陪在皇帝榻边,单设了一张软椅,面前还有一个搁着茶碗果盘的紫檀木几子。他正在给皇帝剥花生,攒上七八粒之后,他就起身放到皇帝跟前。

    明明是个极其谄媚的作派,可谢范就能做得像是哥哥照顾弟弟,坦然得很。

    “前儿陛下就说要请大人们吃锅子,这还真吃上了。”谢范停下剥花生的动作,侍立在旁的银雷递毛巾给他擦手,他笑得很自在放松,“托各位老大人的福,我这是撞上了。有朝一日还能在太极殿吃锅子。”

    小太监们已经抬来了食案,放在各位大臣跟前,一一送来铜炉锅具食具。

    谢茂将刚刚已经议定的事用朱笔抹掉,仍是歪着没动,说:“皇考在时,是哪个在太极殿里烤鱼吃来着?鱼没烤熟,前朝赵夫子的字帖倒烧了本。几个太监吓得趴在门外只顾发抖,皇考以为是走了水,提着朕就往外跑”

    提起已逝的文帝,诸大臣都齐齐站了起来,谢范也起身垂手,面露缅怀之色:“臣少时顽劣,多得皇父宽宥方能成人。”

    谢茂怔怔想了一会儿,方才搁下手里东西,坐正身体,说:“咱们兄弟也不剩几个啦。”他擦了擦眼睛,似是伤怀,吩咐赵良安,“拟旨,晋璇靖王为二等王,改封黎州,另封庶人谢节为长阳王,庶人谢茁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