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6章 异想天开(第1/2页)  官网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呐  邓某人心中幸福异常  如今江滨市可不是十几年后  动辄几个亿资金不当回事  眼下的江滨市gdp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倒数  不要说拿出一个亿  就是上千万的资金  对于江滨市市委市政府來说都是大事件

    小邓科长心中笃定  有钱底气足:“谢谢爸爸  一个亿足够运作  如果不是急于出成果  甚至可以不用资金周转  兴安省地处关东一隅  距离国家级二轻产品批发市场距离太远  成立一个市场和工厂结合的大市场  一定能辐射到整个关东三省一区  甚至可以辐射到远东地区和  ”

    “好想法  ”

    黄强终于放下心來  关东三省还是第一个国家五年计划打下的工业基础  那时候被国家视为战略大后方的关东  重工业基础齐备  几乎是前苏联的翻版

    也就是说  关东三省和前苏联有着同样的弊端  轻工业基础薄弱  和国民息息相关的产业极度匮乏  最简单的例子  国家工业最先进的关东三省  连一个自行车厂都沒有  要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内  自行车是国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关东三省结婚成家三大件  从七十年代末自行车c手表和缝纫机  到八十年代冰箱c彩电还有洗衣机  拿得出手的沒有本地出产的东西

    那个年代手表c缝纫机都是沪市出产的  自行车沪市和津门的  只有冰箱和洗衣机白山省出产  却也不是什么名牌  就连糖果  都要从外地购买  足见当年的关东三省轻工业有多惨

    对前苏联做过研究  邓华深知轻工业基础薄弱意味着什么:“想必您知道  奔走在远东铁路上的那些国际倒爷  赚取的就是老毛子的钱  有些大倒爷  甚至用轻工产品换取俄罗斯人的飞机  有鉴于此  大力发展轻工业  势必会让江滨市经济走出困境  ”

    “精辟  ”黄强点点头  “关东三省重工业大而不强  轻工业短板的弊端  的确是经济发展的软肋  想要让地方经济走上快车道  沒有统筹规划是做不到的  ”

    黄书记的肯定  让邓某人更加有信心:“其实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江滨市乃至兴安省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不在底子薄  而在于观念落后  如果依旧抱着陈腐观念  不能走出去引进來  想要把兴安省建设成经济强省  无异于痴人说梦  ”

    “不要急  先搞出一个试点  按部就班來  ”黄书记很欣慰  小邓科长不是异想天开  而是有着系统研究  “督察一科起到指导性作用即可  具体事务交给职能部门去做  要学会放权  学会抓大放小  不要让琐事影响到你的领导艺术  ”

    黄书记谆谆教导  让邓公子心中感觉暖暖的:“谢谢爸爸  我明白您的意思  我会制定蓝图  找有能力有责任的干部  把二轻局改制推行下去  嗯  爸爸  江滨市现有的几个开发区管理混乱  每一个都多头管理  很难发挥出最大效益  ”

    “嘿  ”黄强叹口气  开发区的问題一直是上面关注重点  和小三角c岭南三角相比  江滨市的开发区充其量也就是乡镇企业  “那几个开发区  每一个都有几个婆婆  让管委会也沒有办法放开手脚  怎么  想要执行迁移计划  ”

    小邓科长点点头:“是  大市场一定要有良好的物流环境  良好的客源基础  生产资料公司为主  皮麻厂c印刷厂c铁粉厂c服装厂c鞋帽厂c二轻经理部c美术社和精华化工集团相对集中  地理位置优越  是建设大市场的绝佳地址  同时  江北拥有大片土地  那里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  恰好是迁移企业的好去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