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2章 沙柳城专卖市集(第1/5页)  灭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三月,杨嗣昌终于来到京师,接任兵部尚书。

    数日后,朱由检召见的时候,他侃侃而谈,“天下大势,好比人的身体,京师是头脑,宣c蓟诸镇是肩臂,黄河以南c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

    听到“京师是头脑”这句话,朱由检大喜,京师是皇城所在,他正掌握着这个最重要的大脑,于是不住点头。

    杨嗣昌见皇上高兴,心中暗喜,看来这段时间的准备,真对了皇上的心思,便继续道:“如今形势是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外患固然不可图缓,内忧更不能忽视,因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

    朱由检欣喜异常,为何不早日召见文弱呢?他几欲离座,“以文弱看,要如何根治这‘腹心流毒,脏腑溃痈,’?”

    杨嗣昌见已经吊起了朱由检的兴趣,方才提出“四正六隅c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将流寇立为第一打击目标。

    这样的目标,与朱由检的心思完全一致,朱由检大加赞赏,当场任命他为剿匪督师,总督天下所有的剿匪兵马。

    杨嗣昌见朱由检高兴,便提出要五省总督洪承畴c五省总理王家桢的配合。

    朱由检一口答应,“文弱节制所有剿贼兵马,这两人自然是要配合,朕给他们传旨,一切以文弱的大局为重。”

    “臣多谢皇上,”杨嗣昌拱拱手,“不过,据臣观察,五省总理王家桢,不具统兵之才,留下他将来肯定要坏事”

    朱由检想了想,自从王家桢接任卢象升为五省总理,的确没有多少佳讯传回,便道:“依文弱看,那五省总理,由何人接任为宜?”

    杨嗣昌道:“这两年臣虽然在家丁忧,但无时无刻不关注局势,只盼能为皇上分忧,据臣下观测,两广总督熊文灿,为官清廉,更为重要的事,他统兵有方,连茫茫大海上的海盗,亦能以微小的代价予以歼灭”

    朱由检想了想,熊文灿的确剿灭了广东沿海的海贼,这样的人物,自己怎的忘了?

    幸好有文弱提醒!

    他有些愧疚,却还是保持着面上的平静,“文弱之言甚是,朕立刻下旨,传熊文灿接任五省总理,至于王家桢,就让他巡抚河南吧,他对剿匪一事比较熟悉,平日也好帮衬些粮草。”

    “皇上圣明!”杨嗣昌要的是熊文灿,至于王家桢去哪任职,基本上与剿匪没有什么关系。

    他忽地敛了喜色,脸上一片肃然,眯缝着双目,却是不说话。

    “文弱还有何求?”朱由检知道,他一定还有什么需求,便道:“只要能灭了流寇朕赐你尚方宝剑一口,五省的大小官员,一定会鼎力支持。”

    “臣多谢皇上厚爱!”杨嗣昌见朱由检意会错了,迟疑片刻,终是道:“皇上,原有剿匪之兵,多与流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他们剿匪,千难万难,所以臣向皇上请示,增兵十二万,其中步兵七万四千人,马兵三万六千人,并增加饷银二百八十万两”

    “十二万啊二百八十万?”朱由检像是屁股被火烧,勃然起身,指着杨嗣昌的鼻子,“你你”却是说不出话来。

    增兵十二万,问题不大,大明有的是兵源,现在到处都是饥民,就是募兵,也没什么难度,可是这二百八十万饷银

    户部早已一贫如洗,上次鞑子入塞,连勤王士兵的饷银都发不出,这二百八十万难道他不知道体恤上情吗?

    杨嗣昌见朱由检发怒,心中诚惶诚恐,不过话已经说出来了,若是改口,那便是欺君之罪!

    他离开座椅,匍匐在朱由检的面前,“皇上,请容臣一一禀来!”

    “说吧!”朱由检背过身,也不让杨嗣昌起身,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